[花蓮太魯閣景點] 砂卡礑步道,海拔約 60公尺,步道入口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中橫公路台8線砂卡礑隧道與西拉岸隧道之間,步道沿砂卡礑溪上行,全長約 4100公尺,步道前段有多處明隧道,懸崖岩石裸露,行走時不可太貼近內壁,避免碰撞頭、手,峭壁下有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對岸山壁岩層褶皺明顯,郁郁蔥蔥、連綿不斷的山巒如屏風包圍整個溪谷,五間屋 (1.5K處) 之前,步道平緩好走,為親子路線,之後屬自然原野步道,可見水管橋及攔沙霸,到達終點三間屋後,需原路折返。
管理單位為舒緩砂卡礑停車場停車空間不足,西拉岸隧道採單向通行,特別開放左側車道停車,車輛通過砂卡礑隧道後,車停西拉岸隧道內,遊客下車後向砂卡礑隧道方向行走,砂卡礑步道入口在砂卡礑橋左側 (右側為出口)。
砂卡礑橋,雙向拱形紅色鋼構橋,全長 72公尺,橋面欄杆以大理石裝飾,除計橋頭 4隻大石獅,橋面左、右欄杆共計 96隻形態各異的小石獅子,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唯一以獅子為主要裝飾的橋樑,因此有 [百獅橋] 美稱。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日治昭和 15年 (1940) 台灣總督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將水輸送至發電廠。此外,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先將水引至發電廠,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
砂卡礑溪,立霧溪的下游支流,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水流湍急,水中含沙量少溪水清澈,溪水流經大理岩,溪水中的微酸溶解大理岩中碳酸鈣成分,因此溪水常呈現靛藍色,與混濁含沙量高的立霧溪形成強烈對比。
步道緣砂卡礑溪上行,全長約 4100公尺,步道前段有多處明隧道,懸崖岩石裸露,行走時不可太靠內壁,避免碰撞頭、手。
峭壁下有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對岸山壁岩層褶皺明顯,郁郁蔥蔥、連綿不斷的山巒如屏風包圍整個溪谷。
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靛藍的水色搭配白色溪石,非常讓人驚驗。
砂卡礑步道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植物生態呈現出乾濕兩型的特色,坡度較緩的地方,有生長高大且層次豐富的林木,坡度較陡的地方,只有低矮的岩生植物及蕨類。
山壁上長滿一叢叢的莖桿中空倒掛下垂,葉子像竹子的植物,是台灣特有種 [台灣蘆竹]。它的根系很深,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可以牢牢地抓住土地,是護坡及綠化岩壁的地被植物。
砂卡礑步道,沿線設置多座觀景平台,可以停下腳步休憩,並俯瞰砂卡礑溪溪景。
岩壁上白斑一塊一塊,岩壁發黴了?不是喔!這白白的色塊可是長了 [地衣] 喔!地衣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生物體,由真菌和綠藻 (或藍細菌) 共生的共生體,也是地球上十分古老的生物,呈灰白、暗綠、淡黃、鮮紅等多種顏色,地衣對環境的適應力非常強,可以長在乾燥的岩石或樹皮上,由生長在表面的綠藻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生長在下方的真菌菌絲則吸收水分與礦物質,依生長形態可分殼狀地衣、葉狀地衣、枝狀地衣。根據科學觀察及調查,長在樹上的地衣不會傷害樹木,但長在石頭上的地衣,會加速石頭風化,另地衣對空氣污染非常敏感,此致命點可以作為空汙指標,所以有地衣生長的地方,表示空氣清潔無污染。
全緣卷柏,中型的地生植物,偏好生長在高溫多濕的環境。卷柏在生物學方面,許多人認為卷柏是裸子植物,其實不然;它屬於由孢子繁殖的蕨類植物,沒有種子。這卷柏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俗稱 [九死還魂草],它的奇特之處在它的極耐乾旱特性,乾旱沒水時,就將枝葉拳曲抱團,並失去綠色,像枯死一樣。當得到雨水, 溫度適宜時,它就大量吸水,枝葉舒展,又「還魂」過來。
步道旁山姑婆芋 (照片:左上小圖) 與山芋 (照片:右上小圖) 混生,姑婆芋有毒不可食用,姑婆芋長得很像一般食用的芋頭或千年芋,因此被誤食的機率很大。姑婆芋葉脈是凸的,葉面光滑,水灑在葉片上,會擴散成一攤水,塊莖、花序 (紅色球形漿果) 及汁液皆含有劇毒,以根莖毒性較大。山芋的葉脈是凹的,葉面有絨毛,滴水會型成水珠。行走步道若遇陣雨沒有雨具遮蔽,可以取姑婆芋大葉製成雨帽遮雨。
昔日砂卡礑溪谷原為太魯閣族人的生活空間,現今太魯閣族人在此從事農耕,私有土地請以尊重的態度勿擅自進入或採摘作物 (照片:山蘇)。
五間屋 (舊名為「斯維奇」(Swiji)),位於步道 1.5KM 處,當地住民在此販售農特產品,筆者(夫子) 覺得這裡的馬告香腸特別好吃。
紫背鴉拓草,百年前 (1909年) 由日本引進,台灣全島各地普遍栽培,並馴化成野生,喜生於溪邊,路旁陰濕地。
砂卡礑步道盡頭是三間屋,單程全長約 4.1公里,過五間屋 (1.5KM 處) 後,步道型態由親子路線變為自然原野步道,中途 3KM 處有一攔沙壩,到達盡頭三間屋後,需原路折返。筆者(夫子) 為團體旅遊,受限集合時間,無法再繼續前進,在此 2.2KM 處折返。
砂卡礑步道,如何去:
入口地址: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中橫公路台8線,砂卡礑隧道與西拉岸隧道之間。
開車:經台九線抵達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遊客中心),或台八線中橫公路經東西橫貫公路牌坊 (閣口) 過錦文橋左轉至太魯閣台地後步行前往。
公共運輸:台灣好行 太魯閣線 (台鐵花蓮站出發,砂卡礑站下車)
官網:https://www.taiwantrip.com.tw/line/19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分享好文給 LINE 好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