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到美國加洲 (CA, USA) 公司出差,假日總會到 Santa Monica 逛逛,走10號公路路過 Los Angeles Down Town 時,目光總會被路旁整排塗鴉牆 (Graffiti Walls) 所吸引,一幅幅色彩鮮明,充滿視覺刺激與生命活力的圖案,挑動想像力讓老舊的城區顯得不一樣,最重要的事是這些塗鴉牆都是合法的,甚至是著名街頭畫家的作品。很高興台北市也開始有合法的塗鴉牆,來到景美河濱公園 (景美河濱自行車道) 北新橋下的涵洞牆面,看著幾位年輕藝術創作者努力的構思圖案,彷彿看到台灣的新生命力。三級古蹟集應廟,包圍在景美夜市中,是景美區居民的信仰中心,分香自福建安溪大坪集應廟,清文宗咸豐三年 (1853) 發生頂下郊拚事件,高、林、張三姓移民分家避禍,高姓人士咸豐十年 (1860) 攜尪公聖像在景美竹圍 (今景美國小操場旁) 建廟,清穆宗同治六年 (1867年) 遷於現址。
台北城市印象 - 走逛景美河濱公園 (景美河濱自行車道),賞集應廟古樸雅致,路線圖:車停景美國小地下停車場,走景美街由景美橋旁的入口進入景美河濱公園,往西走景美堤便 (堤側),北新橋下涵洞牆面看塗鴉牆,續行景美堤便(堤側)至育英疏散門,在此折返往東,改走景美堤便(岸側),回到北新橋續行景美堤便(岸側),過景美橋續行景美堤便世新大學段,遠眺上河圖住宅社區,由景美堤便世新大學段出口走上木柵路一段(世新大學門口),續行景興路(仙跡岩登山步道入口),續行景後街,進入景美夜市,前往集應廟,走景文街回景美國小地下停車場。
車停景美國小地下停車場,走景美街由景美橋旁的入口進入景美河濱公園,往西走景美堤便 (堤側)。
每回到美國加洲 (CA, USA) 公司出差,假日總會到 Santa Monica 逛逛,走10號公路路過 Los Angeles Down Town 時,目光總會被路旁整排塗鴉牆 (Graffiti Walls) 所吸引,一幅幅色彩鮮明,充滿視覺刺激與生命活力的圖案, 挑動想像力讓老舊的城區顯得不一樣,最重要的事是這些塗鴉牆都是合法的,甚至是著名街頭畫家的作品。很高興台北市也開始有合法的塗鴉牆,來到景美河濱公園 (景美河濱自行車道) 北新橋下的涵洞牆面,看著幾位年輕藝術創作者努力的構思圖案,彷彿看到台灣的新生命力。
景美河濱公園不僅是個公園,沿岸還有網球場、籃球場、溜冰場、活動廣場與自行車車道。
景美溪,新店溪的支流,舊名霧裡薛溪、景尾溪。因都市開發景美溪沿岸多已築堤,市區河床幾乎都渠道化,溪流兩側也多蓋起大樓造成溪中土石淤積嚴重,已不見自然風貌。(小圖:小白鷺與蒼鷺)
景美溪曲流,因沖蝕作用,上河圖住宅社區前方已因沙石堆積形成凸岸。
景興路仙跡岩登山步道入口,243巷口牌樓目前道路整修封閉中,民眾可由263巷登山口進入。
三級古蹟集應廟,包圍在景美夜市中,是景美區居民的信仰中心,分香自福建安溪大坪集應廟,清文宗咸豐三年 (1853) 發生頂下郊拚事件,高、林、張三姓移民分家避禍,高姓人士咸豐十年 (1860) 攜尪公聖像在景美竹圍 (今景美國小操場旁) 建廟,清穆宗同治六年 (1867年) 遷於現址。
照片:廟宇正面三川殿步口廊下的木柵欄,為清代寺廟普遍性的做法,目前大部分廟宇因整修,已遭拆除木柵欄,景美集應廟仍舊保有此一傳統特色。
廟裎前的戲台被市場攤位包圍,一座古樸的廟宇被周圍大樓環繞,有著新舊雜陳的衝突。
仔細觀察石獅,背上勒文 [同治丁卯年拾壹月吉置 (同治六年1867年),但胸前則留有大正甲子年 (日大正13年1924年) 之落款,詢問廟方人員,答案是原石獅為同治六年以砂岩所雕,因年代久遠而損壞,於大正十三年以觀音石重置。
龍柱及殿內石柱亦刻有 [大正甲子年],且龍柱很特別採八角形造型。三川殿為二通三瓜棟架,正殿為三通五瓜棟架。
集應廟主祀雙忠,即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兩位忠臣。大殿供奉主神保儀尊王,殉國後玉帝封之為神,專司驅逐禾苗害蟲之責。宋時尊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另有「尊號互易」之說,許遠為睢陽太守,官位較高,是為保儀尊王,張巡為保儀大夫。
景美河濱公園 (景美河濱自行車道),如何去: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文街142巷2號 (景美河濱公園地下停車場)
開車:國道3號萬芳交流道下→右轉接木柵路→達羅斯福路六段→不上北新橋,走滬江中學旁北新橋下單行道,遇堤防左轉景文街142巷 (景美國小),車停景美國小地下停車場,景美河濱公園入口在景美街景美橋旁。
捷運:搭乘捷運松山新店線 (G) 至景美站下車,3號出口沿羅斯福路六段直行,過滬江中學走北新橋下,遇堤防左轉景文街142巷 (景美國小),景美河濱公園入口在景美街景美橋旁。
景美集應廟,如何去: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美街37號
官網:http://www.jm-jiyingtemple.org.tw/intro.html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