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羅國家步道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地處於海拔 280到 400公尺的山區,依昔日泰雅獵徑整修而成,是羅東林管處在宜蘭縣內已開闢的六條國家級步道之一。溫暖潮濕的氣候,亞熱帶植物生長茂盛,茂密的森林孕育著多樣化的生物,林間有各式各樣的鳥類、昆蟲類、兩棲類及小型哺乳動物,溪裡有豐富的魚蝦,尤其是台灣鯝魚 (苦花,泰雅族人叫它蒂烈娜),更是大同鄉民從 2002年封溪護魚,最大的努力的成果。有人形容走在松羅步道彷彿身處亞馬遜河雨林,筆者 (夫子) 沒有去過亞馬遜河雨林無從對照比較,但松羅國家步道綠色山巒的自然野趣,景觀多變化的溪谷瀑布,清澈松羅溪中悠遊的魚蝦,天籟般的淙淙流水聲,蟲鳴鳥叫,仔細觀察步道旺盛的蕨類植物和地被植群 (伏地厥及松蘿...等),處處讓人驚喜萬分!
日期:2012/10/31 08:00 am,天氣:雨
步道資訊更新:2019年
松羅國家步道停車場前,眺望松羅溪及遠處山巒。
資訊更新:受颱風劇烈暴風雨的影響,松羅溪上游步道被破壞,2019年起除步道長度縮減為 2公里外,部份支線路段亦同時廢除,舊地圖上的松羅吊橋目前已改建為鋼構拱形橋,桂竹橋也改建為木棧橋。
從停車場往真正的松羅步道口,約還要走 1.5公里的平坦路,沿途均少樹蔭遮蔽,豔陽烈日天,請注意防曬及水份的補充。
路旁的橘子園,筆者(夫子) 很驚訝原住民朋友可以在河床石礫上種植蔬菜及果樹。
松羅溪裡有豐富的魚蝦,尤其是台灣鯝魚 (苦花,泰雅族人叫它蒂烈娜),這是大同鄉民從 2002年封溪護魚,最大的努力的成果。鯝魚以青苔、浮游生物維生,魚體為銀白色,在石頭上啃食矽藻時,身體會側身翻轉,在水中呈現閃爍的亮光,因此又有水中螢火蟲之稱。
團員們在鳥類研究專家蔡嘉陽博士 (英國 Durham 大學生物系鳥類生態學) 的帶領下,在雨中努力的尋找鳥類的蹤影。(註: 筆者(夫子) 看到藍腹鵲藍色的身影在林間飛過,雖然是驚鴻一瞥,卻也是這次鳥類觀察最美好的經驗)
冇 (ㄇㄡˇ (三聲) 與某同音) 骨消,是本土固有植物中最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更可以有效抑制小花蔓澤蘭的蔓延。方法是先清除小花蔓澤蘭後,讓生長速度比小花蔓澤蘭還快的冇骨消快速成長,來抑制小花蔓澤蘭的蔓延。
樹枝上的松蘿,地衣的一種,是環境汙染指標性的物種之一,在無汙染之地方才能見到它毛狀的植物體。松蘿又稱女蘿,如同一團高掛枝頭的纏繞的細繩,古代詩歌中常以此植物的纏繞來形容夫妻或情人的纏綿悱惻的愛情。
大雨一直落,走在濕潤鬆軟的碎石路,聽著雨聲及腳下行走發出的碎石聲,偶爾傳來不知名的鳥叫聲,吸一口山間迷濛的霧氣,穿著雨衣的身體,因為悶熱不透氣已經濕透,這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步道經驗。
「烏皮九芎」與「九芎」名稱雖相似,但兩者間卻有著極大的差異,屬千屈菜科的九芎,茶褐色的樹皮剝落後,變為灰白的光滑樹皮狀似番石榴,而烏皮九芎的樹皮則是貨真價實的烏皮。
荷蓮豆草 (菁芳草),陰濕地區的指標性植物,因為它的群生環境不是陰就是濕。
古早人的雨衣 - 山棕,古早人好智慧,用山棕做雨衣,既遮雨又能透出身上的熱氣,保持身體的乾爽,不像現代人穿塑膠雨衣,雖能遮雨,但身體及身上的衣物也因為汗的水氣無法排出,都給悶得濕透了!
通過松羅吊橋 (目前為鋼構拱形橋) 後,1.2K處 P字環狀路分岔口。
取直行,步道旁清澈的水池,在水池中雖然沒有發現鯝魚 (苦花),但看到許多的蝌蚪。
雨越下越大,天雨路滑,為了安全及不耽誤下一個行程,今天的松羅步道行程,在這裡結束原路返回,意猶未盡,巨石瀑布下次再來。
資訊更新:受颱風影響,松羅溪上游河床改道,巨石瀑布已不存在,松羅步道在 1K+900 處結束。
宜蘭松羅步道如何去:
北橫公路 (台7線) 98公里處的宜蘭縣大同鄉泰雅族松羅部落,社區入口有一座充滿原住民氣息的雕塑,雕塑有兩面,一面是手持獵刀的泰雅勇士,另一面是沅紗織布的泰雅族婦女。 行車轉入社區的巷道,即可抵達通往松羅國家步道的停車場。
從停車場管制站往真正的松羅步道口,約還要走 1.5 公里的平坦路,但沿途均少樹蔭遮蔽,進入步道口後,沿著松羅溪而行,林蔭蒼蒼,溪水淙淙,著生植物 (伏地厥及松蘿...等) 繁盛,採直線來回步道約長 2公里。(照片為 2019年新版松羅步道地圖)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分享好文給 LINE 好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