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吉秘塘位於雲林縣水林鄉,私人埤塘華麗變身成為美麗的親水公園,入口一對花盆娃娃,一棕、一黑,分別手持「憨吉秘塘」與「歡迎光臨」牌,擔任迎賓大使,一旁大大的憨吉秘塘四字,搭配直列的藍色鐵橋步道及採下沉水面設計的銀刺頂藍色鐵架涼亭形成特色。鄭豐喜故居位於雲林口湖後厝村小巷深處,小巷口設有小公園,一間紅磚瓦厝以充滿農村元素的浮雕圖案裝飾,生動活潑充滿童趣。
[憨吉秘塘 美麗的親水公園]
憨吉秘塘位於雲林縣水林鄉,是一座在地企業 (王堡興業,鉛筆、原子筆等文具用品專業製造工廠) 所屬的私人埤塘,過去提供農作灌溉,但已年久失修,在透過與水保局的合作與經費補助,在水林鄉眾多的埤塘中,華麗變身成為美麗的親水公園,也成為雲林知名的打卡景點,讓少有人流走動的水林鄉鄉道,在週休假日出現車潮。
憨吉秘塘入口處位於王堡興業正前方,入口處二個笑臉迎賓的花盆娃娃,坐在水波石條上,可愛討喜的模樣,讓人會心一笑心生歡喜。
方型的憨吉秘塘,一條藍色鐵橋步道,空中鳥瞰呈北南走向,以時鐘指針 5:50 曲折方位跨越埤塘,中心位置下沉水面形成一個圓圈,設有一座銀刺頂藍色鐵架涼亭。
藍色鐵橋步道,入口一對花盆娃娃,一棕、一黑,分別手持「憨吉秘塘」與「歡迎光臨」牌,擔任迎賓大使,一旁大大的憨吉秘塘四字,搭配直列的藍色鐵橋與銀刺頂藍色鐵架涼亭,特別好看。
走上藍色鐵橋步道,可要仔細觀察,鉛筆形狀的橋柱,這是特別呼應王堡興業鉛筆製造專業的設計。
銀刺頂藍色鐵架涼亭,採下沉水面設計,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明亮耀眼。
憨吉秘塘很特別,在埤塘中種植有多棵台灣海棗,形成特色。台灣海棗又稱槺榔,原產於台灣,分布於中國東南部、海南島及香港,經過冰河期,歷經千萬年時間的演變,型態仍還保持在原始的「活化石」,是台灣的四大奇木之一 (台灣海棗、台灣油杉、台灣穗花杉以及台東蘇鐵) 。
憨吉秘塘入口旁的「阿德的家」,一座用貨櫃打造的小舖,只在週六、日 14:00 ~ 19:00 營業,門面平台上一排生動活潑的花盆娃娃是打卡拍照的亮點,而使用水林鄉在地生產的地瓜,純手工製作地瓜瑞士卷,則是商品亮點。
阿德的家,地瓜瑞士捲。(照片來源:阿德的家-地瓜瑞士捲 FB)
憨吉秘塘
地址:雲林縣水林鄉尖山腳45-18號 (王堡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阿德的家-地瓜瑞士捲
電話:0978-577157
營業時間:14:00 ~ 19:00 (只有週六、日營業)
憨吉秘塘,24小時免費開放。
[鄭豐喜故居 勵志故事依舊砥礪人心]
莫怪人去茶涼,只道「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鄭豐喜、汪洋中的一條船,一個曾經老師教過、課本讀過、電視報章報導過,甚至電影演過,在1970年代是台灣家譽戶曉耳熟能詳的勵志人物與故事。隨著時間的更迭,火紅的故事逐漸走入歷史,問起千禧年 (西元2000年) 後出生的新世代,普遍搖頭皆云不知。
鄭豐喜故居位於雲林口湖後厝村小巷深處,小巷口設有小公園,一間紅磚瓦厝以溪流、小魚、稻穗、水車、小雞、鴉、鵝、白鷺鷥、燕子與古亭畚等淺浮雕圖案裝飾,充滿農村元素,生動活潑充滿童趣。
古亭畚 (ㄅㄣˇ, 音同本),造型底小腹大,連老鼠都爬不上去,設計很巧妙,頂蓋是茅草覆蓋。老一輩的農民表示,儲存在古亭畚的稻穀可保鮮達一年之久,也能助長稻穀的發芽率,是早期農家廣為使用的穀倉。
公園草皮特別種植韓國草,一旁還有Q版小豬坐倚,高大粗壯的黃槿樹下有隻Q版綿羊,一旁設有運動健身器材供民眾使用,是一個可愛的小公園。
鄭豐喜,日治時期昭和19年 (1944) 出生於台灣雲林口湖的農家,民國64年 (1975) 9月20日因肝癌逝世,享年 32歲。鄭豐喜家中有 12個兄弟姊妹,排行第八,他出生時患有先天性肢體萎縮症,右腳自膝蓋以下左右彎曲,左腳自膝蓋以下萎縮,足板向上突起。他的母親想到要撫養一個肢體缺陷的孩子,會讓原本經濟艱辛的家庭雪上加霜,原本想結束這個孩子的生命,但在其他孩子和嫂嫂的阻止之下,加上祖父的保護,鄭豐喜才得以活下來。(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1949年六歲時祖父去世,他跟隨耍猴賣藥的趙老伯流浪賣藝就食。1951年八歲趙老伯過逝,他回到家鄉養鴨獨立生活,並於1954年就讀雲林縣文光國民學校,1960年因學業成績優異,獲校長李龍騰幫助,順利報名參加初中考試,進入雲林縣立北港初級中學就讀,3年後考上台灣省立北港高級中學,1967年考上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法律學系,大學期間獲徐錦章醫師為其裝義肢,完成站起來的願望。
1971年鄭豐喜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法律學系,回鄉任教於雲林縣立口湖國民中學,爾後與大學同學也是同事的吳繼釗結婚。
1972年七月鄭豐喜的「汪洋中的破船」完稿。十二月發表〈從爬行到站立〉刊載於《中華日報》副刊,鄭豐喜的事蹟見報後,引起社會讚譽。
1973年十月鄭豐喜將自己艱辛成長奮發求學的坎坷歷程,寫成字字感人的自傳「汪洋中的破船」出版,故事獲得好評暢銷百萬冊,其間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豎立引領身心障礙青年奮發進取殘而不廢、力爭上游的精神典範,1975年鄭豐喜過逝後,「汪洋中的破船」的故事更在 1977年被改編拍成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廣流社會人心,成為社會典範。(鄭豐喜資料,參考摘錄自維基百科)
鄭豐喜故居位於巷道的尾端,是座簡單的磚牆三合院,興建於民國49年 (1960),內部隔間牆身為編竹夾泥牆,目前已無對外開放參觀內部。
鄭豐喜故居
地址:雲林縣口湖鄉後厝村67號
你可順遊:雲林梧北村 椬梧水塔小雨燕的家 X 鐵花窗 X 李萬居故居
2020年的一個地方創生計畫,雲林縣口湖鄉梧北村因椬梧水塔「小雨燕的家」外觀整修與十三面「鐵花窗」的設置而爆紅,也讓「民主先聲」李萬居的名字重回民眾的記憶。冰冷防賊的鐵窗透過鐵工匠師曾文昌的巧手,把鐵條折彎做成圖畫,傳遞動人的在地故事,十三面鐵花窗代表十個雋永的人文故事,給平凡的紅磚平房社區憑添亮點。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