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六月是桃園市媽媽桃的產季,主要產區集中在復興區後山的三光里,北橫公路 (台七線) 道路蜿蜒,林木茂盛溪谷翠綠,郁郁蔥蔥綠意盎然。巴陵古道生態園區,一條全程1.28公里的部落通道,早期居住上、中巴陵的泰雅先民為聯絡蘇樂、爺亨、三光等部落,沿曲流頸棱線行走形成的道路,桃園市政府循古道遺跡,串連拉拉山服務中心與巴陵大橋,沿線設立木棧道、探索繩橋,並改建閒置的廁所、舊涼亭、日分駐所,美麗轉身為蝴蝶館、甲蟲館、闊葉林館及地質館,成為寓教於樂的親子場域,一隻美麗的鍛造大紫蛺蝶與巴壟鐵線橋模擬板,是老司機才知道的秘境,非常值得你/妳來探訪。餐飲:納桑麻谷餐廳,巴陵大橋上行800公尺處,以泰雅風味餐聞名,是北橫旅遊網路推薦的最佳美食中繼站之一。
60986192641443-1.jpg - 桃園復興 納桑麻谷餐廳 20190330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有二個入口,低端 (海拔500M) 入口在巴陵大橋端的飛鼠廊道,高端 (海拔610M) 入口在位於通往中巴陵與上巴陵的巴陵道路 (桃116) 起點處的拉拉山服務中心前方,早期居住上、中巴陵的泰雅先民為聯絡蘇樂、爺亨、三光等部落,沿曲流頸棱線行走形成道路,隨著北橫公路 (7號公路) 的開闢,交通工具的發達,這條全程1.28公里的部落通道,逐漸荒廢走入記憶。
巴陵古道-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桃園市政府為保留古道遺跡,循古道路線串連拉拉山服務中心與巴陵大橋,沿線設立木棧道與生態探索繩橋,並將閒置的廁所、舊涼亭、日分駐所改建,美麗轉身為蝴蝶館、甲蟲館、闊葉林館及地質館,展示多樣的蝴蝶、甲蟲標本、拉拉山動植物生態及地形地貌,沿途的木棧道以 [之] 字形前進,高高的木棧道能讓遊客近距離觀察樹冠層生態,行走在繩橋上,輕微的晃動最能體驗臨空的刺激感。
IMG_6070.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以大紫蛺蝶為入口意象,珍稀美麗的大紫蛺蝶是公告的一級保育類,日本還把牠列為國蝶。
IMG_607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大紫蛺蝶,真的是太珍貴少見,遍尋筆者(夫子) 歷年拍攝的蝴蝶照片皆不見其影像,只能取用維基百科照片與大家分享大紫蛺蝶 (雄) 的美麗。
大紫蛺蝶 雄 維基百科.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拉拉山服務中心 (照片:上排) 的前方廣場地板,是以拉拉山18號神木為意象 (照片:右下),用石板拼貼而成,非常特別,可要仔細瞧瞧。拉拉山 18 號神木或稱達觀山 18 號神木,又稱連體攣生神木,台灣神木排行榜第五名,最新的神木名稱為「納桑麻谷神木」,泰雅名為 Nasang Magu,語意為:我們的家,中譯為:根深蒂固。(照片:左下)
60439506.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特別提醒:目前拉拉山神木群因步道整修,拉拉山神木區位於13、19號神木後方的14、15、16、17、18、23、24號神木皆未開放前往。

拉拉山服務中心旁的桃樹結實累累,宣告 [桃園市媽媽桃] 的產季即將到來。桃園市媽媽桃是中海拔 (740 - 820公尺) 溫帶水蜜桃,產期在每年的五、六月,因適逢母親節而得名,主要產區集中在桃園市復興區後山的三光里,鄰近的高義里、華陵里也有種植,口感、香氣與高海拔 (1500公尺) 七月盛產的水蜜桃相同,皮薄、果肉細緻,甜美多汁是特色。
IMG_6045.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拉拉山服務中心前的觀星橋,除了維護遊客穿越馬路的安全外,也是天文、攝影愛好者夜間觀星、拍星軌與銀河的熱門地點。
6066880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筆者(夫子) 非常贊同風景區設置高架木棧步道,取代傳統水泥步道的作法,高架木棧步道除了能規範遊客活動範圍外,也可降低遊客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讓動物可以自由穿梭木棧道下,也讓植物及土壤不受踐踏及破壞。
IMG_6040.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之] 字形的木棧道循古道路線修築,高高的木棧道能讓遊客近距離觀察樹冠層生態。
61607245.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蝴蝶館]
閒置的廁所經過整修美麗轉身為蝴蝶館,明亮的展館內展示多樣的蝴蝶、蛾類標本。
IMG_6084.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609789610019101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大紫蛺蝶寶寶大公仔,猜猜牠是男生還是女生?
IMG_6087.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猜對了嗎?沒錯!牠是男生,因為雄大紫蛺蝶翅面中央有紫色金屬光澤,雌蝶沒有,且尾部紅斑不明顯。(照片:雌大紫蛺蝶,照片來自維基百科)
媽媽桃小旅行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大橋 老司機才知道的

老司機才知道的秘境:輕輕闔上蝴蝶館的大門,門上的鍛造花紋結合牆面花紋,一隻美麗的大紫蛺蝶呈現眼前,趕緊拍照打卡,上傳網路社群 FB (Face Book) 及 IG (Instagram),讓朋友按讚分享旅遊的喜悅。
IMG_6095-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全台最大的大紫蛺蝶模型,大紫蛺蝶為體型最大的蛺蝶,分布在台灣低海拔山區,5月至8月為出現的時節,特別的是大紫蛺蝶成蝶不以花蜜為食,而是喜歡吸食樹汁及腐果汁液。
IMG_6108.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開放式蝴蝶園區,園區內遍植蝴蝶的食草及蜜源植物,讓蝴蝶可以自由的在園區內外穿梭。
IMG_6116.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玉帶鳳蝶幼蟲 (照片:左上、右下),鳳蝶幼蟲受刺激時,會高舉頭部,並伸出 V 字形橘色肉條 (臭角),彷彿毒蛇吐信,並發出濃郁的腥臭味,以恫嚇及驅趕敵人 (照片:左下)。
照片右上:玉帶鳳蝶成蝶

61313.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走出蝴蝶館,別忘記回頭再闔上門,與門上的鍛造鳳蝶,再合照一張。
IMG_6118.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甲蟲館]
利用閒置涼亭重新改造的甲蟲館,最適合親子同遊,一次飽覽拉拉山的甲蟲世界。
IMG_6140.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鍬形蟲寶寶大公仔,發達明顯大顎,說明牠是男生。
IMG_6143.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甲蟲,鞘翅目,為昆蟲中最大的家族,約占40%,這一類昆蟲的第一對翅硬化成翅鞘,可以保護身體和用以飛行的後翅,好像劍銷一樣,所以稱之為鞘翅。常見到的包括獨角仙、鍬形蟲、金龜子、天牛,你可能不知道螢火蟲也是甲蟲中的一類,驚訝吧!長知識了。
614685023567.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鍬形蟲的幼蟲是自然界的分解者,牠們以森林中的腐朽樹木為食物,會將森林底層的朽木分解而供給土壤養份,在整個森林生態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成蟲則喜歡吸食植物汁液及落果。園區特別在步道兩旁放置枯木 (照片:右下),為鍬形蟲營造繁殖環境。
616870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說到自然界的分解者,一定要說說植食性 (以植物的花、葉、莖芽、果實或樹液為食) 金龜子的堂兄弟糞金龜,牠以動物糞為主食,所以被冠上一個特有的名稱 - 糞金龜,牠是畜牧業的益蟲,能加速糞便分解,避免糞便腐敗時帶來的病害。糞金龜的繁殖行為相當特別,牠們會為自己的後代準備食物,對糞便處理的行為模式可以區分為兩類,一類是在糞便底下直接挖掘甬道,將糞便堆入甬道末端的巢室中,另一類則是將糞便鏟出一塊做成圓球,再將糞球推到比較遠的巢室中。照片中的糞金龜體型較小,且正在挖掘甬道,筆者(夫子) 認為應該是挖掘甬道型的糞金龜
媽媽桃小旅行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大橋 老司機才知道的

巴陵過去又稱為巴壟,在泰雅族語的意思是巨大的樹木,闊葉林中殼斗科植物就是最優勢類群之一,常見的殼斗科樹種有青剛櫟、栓皮櫟、子彈石櫟和三斗石櫟等。
殼斗科的果實是松鼠的糧食,松鼠也為殻斗科植物幫了大忙,每年11、12月是青剛櫟果實成熟的季節,松鼠將吃不完的果實藏到隱密的角落做「冬藏」的工作,可是松鼠很健忘,常常忘了自己藏果實的地方,那些被搬到遠方,又沒有被挖出來吃掉的果實,來年受到春雨的滋潤,便發芽茁壯,如此一來,就將青剛櫟的族群擴展出去了。
媽媽桃小旅行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大橋 老司機才知道的

[生態探索繩橋]
這座懸吊式繩橋離地高約12公尺,中途設有觀景台,將繩橋區分為兩段,呈ㄏ字形,行走在繩橋上,輕微的晃動最能體驗臨空的刺激感。

IMG_6184.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行走在繩橋時,可以近距離觀察攀繞穿梭在樹林間的血藤。
IMG_6187.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血藤,常綠藤本植物,因本身無法直立向上,莖幹須以攀繞或旋捲的方式,攀緣其他樹木或是支撐物支撐身體。血藤莖幹飽含水分,切開後汁液氧化呈鮮紅色,而有「血藤」之名。排灣族及魯凱族貴族家族嫁娶儀式中,會用粗血藤架立鞦韆,讓新娘攀附搖擺祈福。血藤開花的部位很高,且花期短,成串暗紫紅色的花朵,隱藏在樹冠層中,不易被發現,必須仰頭遠觀仔細尋找才能找到。血藤莢果 (照片:左下),扁平,長度可超過40公分,內含黑色的種子 稱為血藤子,也有人稱它為圍棋。
6197624126.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IMG_6192.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IMG_6190.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IMG_6203.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怕高的朋友可走下方木棧道直達闊葉林館,闊葉林館前方廣場有座以樹幹斷面組成的 [年輪] 意象。
62346.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闊葉林館]
IMG_6239-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雅雅,泰雅語:母親,巴陵古道位於暖溫帶闊葉林區,樹種以櫸木、樟科植物為主,其間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也造就多樣的自然生態,闊葉林館除了以文字、圖畫介紹這裡生態外,特別製作仿品 (模型),以一棵名為 [雅雅] 的年輕母櫸木,與一群生物生活在一起為主題,生動的讓遊客身入其境的了解巴陵古道的生態。
62091122830123.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水晶蘭,不是蘭花,也不是蕈類,屬於鹿蹄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腐生;莖直立,單一,不分枝,高10-30公分,全株無葉綠素,白色,肉質,從不進行光合作用,是靠著腐爛的植物來獲得養分。傳說水晶蘭來自陰間,是最美的幽靈花,因此被稱為死亡之花。(照片:左上)
筆頭蛇菰,寄生性草本,植物體紅色,無葉綠色與氣孔,地下莖塊狀,莖直立,葉退化成鱗片狀,互生,雌雄異株,花序卵球形,雄花明顯有柄,雌花序短於2.5公分。(照片:右下)

6213568.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黑眉錦蛇,台灣四大家蛇之一,是一種無毒大型蛇類,主要特徵是眼睛有黑色過眼線,故稱黑眉錦蛇,有最美家蛇之稱。黑眉錦蛇,身體橄欖黃為主,前段多黑色菱型斑,後段側邊為黑色並有白色不明顯斑紋,最大的身長可達250公分,主要以鼠類為主食,也會捕食鳥類、蝙蝠、青蛙、鳥蛋等,因棲地與人類的範圍互相重疊,常出現在住家附近,近年因為過度捕捉,數量大量減少,目前是列入三級保育類的蛇種。(照片:右下)
鼴鼠是台灣特有夜行性穴居哺乳類動物,鼴鼠帶著「鼠」字,體型又跟老鼠很相近,所以常常被誤認為囓齒動物,其實鼴鼠是鼩鼱目動物,跟老鼠沒有什麼親緣關係。
鼴鼠的眼睛已經退化成筆尖般大小,上下眼瞼均不會眨動,眼球則覆蓋一層薄膜,在砂土落下時可以達到保護的效果。鼴鼠前肢掌部與趾部合成一個鏟子狀的手掌,便於挖掘泥土形成通道,並以土裡的昆蟲幼蟲,像是金龜子、鍬形蟲、蟬的幼蟲,以及蚯蚓或是小型兩棲類、爬蟲類為食,鼴鼠的食量頗大,可以吃掉大量的蟲子,也因為這一點,鼴鼠可以控制昆蟲族群,讓當地的昆蟲數量不會過於龐大。(照片:左下)

62192126.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三龜戲水是巴陵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美景之一,大漢溪可說是桃園市最主要的河川,此處因大漢溪上游發源自群山深處的玉峰溪與三光溪,穿越群山繞行,於下巴陵前匯聚為大漢溪,三條溪於此交會,因河道曲折大漢溪在此迴繞多次,經過長期侵蝕沖刷形成溪流與山巒交錯的景觀,從山路遠望山谷,就像三隻烏龜的頭,加上延伸的山巒形似龜背,形成了特別的三龜戲水景象,是前往巴陵地區旅遊必訪景點,也是拉拉山最具代表性的美景之一。(資料來源:桃園觀光導覽網)
照片前方的三光溪,在巴陵古道下方,匯入大漢溪 (照片後方)。

IMG_6254.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這處觀景台並非三龜戲水的最佳展望點,若要一窺三龜戲水全貌,需要上行巴陵道路到上巴陵前一公里,約至桃116縣道5.2K處的展望點。
IMG_6259-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三龜戲水曲流地形,曲流的形成是因河水侵襲較脆弱的岩層而使河道逐漸彎曲。曲流外側的河水流速大,河岸地層易受侵蝕而逐漸凹陷形成凹岸 (切割坡);而流速較慢的一側,砂石容易堆積而形成凸岸 (滑走坡),曲流與曲流之間狹窄的分水嶺稱曲流頸。
三龜戲水-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地質館]
IMG_6263.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地質館,原址為日治時期的分駐所。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有效控管原住民活動,在山區要道高點會設立分駐所,日分駐所雖已改建為現代建築而不復見,但地質館前方的電線竿,仍被保留作為歷史的見證。
IMG_6267 日分駐所變身.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地質館前以弧形矮牆為曲流頸, 做出 [三龜戲水] 意象。
IMG_6272.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627457980124.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地質館前展望極佳,可觀察河川曲流及河岸褶皺,搭配地質館內的圖片說明是活的地質教室。
6285691-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金毛杜鵑,小枝密被金黃色腺毛,花期甚長,從 3月一直可開到 10月間,為台灣野生杜鵑中,花期最長的一種。
63038.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風化作用為岩石、土壤及其礦物等與地球大氣層接觸而分解,岩石分解後的物質與有機物質結合製成土壤,提供植物種子發芽成長的環境,植物的根部除了在岩石上裂隙施加物理壓力外,亦提供一個水及化學物的滲透渠道,挖洞動物及昆蟲分布在底岩附近的土壤表層亦會增加水及酸的滲透性和進行氧化過程的表面積。
IMG_6270.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三龜戲水之一,曲流頸左邊為三光溪,右邊為大漢溪。
IMG_6317 三龜戲水 三光溪 玉峰溪.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景色優美的三光溪
IMG_632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巴陵大橋觀景台,觀景台一旁的大岩石有數十萬年的歷史,岩石表面因為風化作用產生膨脹及破裂,地衣及蘚類植物在岩石表面開始生長。
IMG_6337.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岩壁上白斑一塊一塊,岩壁發黴了?不是喔!這白白的色塊可是長了 [地衣] 喔!地衣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生物體,由真菌和綠藻 (或藍細菌) 共生的共生體,也是地球上十分古老的生物,呈灰白、暗綠、淡黃、鮮紅等多種顏色,地衣對環境的適應力非常強,可以長在乾燥的岩石或樹皮上,由生長在表面的綠藻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生長在下方的真菌菌絲則吸收水分與礦物質,依生長形態可分殼狀地衣、葉狀地衣、枝狀地衣。根據科學觀察及調查,長在樹上的地衣不會傷害樹木,但長在石頭上的地衣,會加速石頭風化,另地衣對空氣污染非常敏感,此致命點可以作為空汙指標,所以有地衣生長的地方,表示空氣清潔無污染。
63267833.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淡粉紫色的巴陵大橋橫跨大漢溪,完工於2005年,是北橫三大名橋之一 (另二座為羅浮橋、大漢橋),全長220公尺的鋼骨橋樑,最大跨度達185公尺,為大漢溪沿線橋樑之冠。一旁紅色吊橋為巴陵舊橋,目前已停用,改為人行景觀橋。
IMG_6331.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橫跨於7號公路上方的飛鼠廊道,一旁的觀景台能全景覽望壯麗的巴陵大橋。
IMG_6346.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IMG_6354.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IMG_6353.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位於巴陵橋假日市集廣場前方的飛鼠廊道入口,是通往巴陵古道生態園區的入口之一。
IMG_6368.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巴陵橋假日市集廣場山壁上有整片 [台灣蘆竹], [台灣蘆竹] 是台灣特有種,莖桿中空 (照片:右下)倒掛下垂,葉子像竹子,它的根系很深,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可以牢牢地抓住土地,是護坡及綠化岩壁的地被植物。
6362567.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巴陵橋假日廣場
媽媽桃小旅行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大橋 老司機才知道的

巴陵橋假日廣場,2014/07/05 - 08/31 泰雅文化藝術季尚未拆除的大型繪畫海報牆。泰雅族傳說中,在通往祖靈的入口有座彩虹橋,橋頭有一隻大螃蟹專門負責把守檢查,大螃蟹是祖靈的使者,在彩虹橋前檢視每個泰雅靈魂手上的彩虹印記。男人如果是一個擅於狩獵,或曾經砍過很多人頭的英雄,他的雙手會留有紅色的血痕;女人如果精於織布的話,雙手也會長滿厚厚的繭。因此只有擅獵能織的紋面男女才能通過檢查,順利走過神靈橋與歷代祖靈在一起,沒有通過的人就會被大螃蟹吞噬。
IMG_6377.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走完全程1.28公里的巴陵古道生態園區,必也香汗淋漓,在巴陵橋假日廣場前的洗手間梳洗一番後,一定要逛一逛巴陵舊橋及兩端二個人力鑿挖的隧道 (巴陵一號、二號隧道),這裡有老司機才知道的秘境,一定不能錯過,看完後再由飛鼠廊道原路折返拉拉山服務中心 (如果你車停拉拉山服務中心)。
巴陵二號隧道 (巴陵橋假日廣場端)
IMG_6381-1.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巴陵舊橋及二個隧道 (巴陵一號、二號隧道),目前已不再做車道使用,隧道裡頭設有泰雅文物走廊及復興區特產走廊,介紹泰雅原民的繪畫創作、傳統服飾及復興區5大特產:高麗菜、竹筍、香菇、水蜜桃及甜柿。63829156.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64023456.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隧道壁左、右各一個大山洞,全部都由手工鑿穿,山壁上的鑿痕歷歷可見,不說你會以為是巴陵二號隧道的通風口,其實不是,這是巴壟隧道 (第一代巴陵橋,日治時期的巴壟鐵線橋遺跡)。
媽媽桃小旅行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大橋 老司機才知道的

如果你眼力好,往光亮處看去,疑!怎會有座鐵線橋?沒錯!這就是老司機才知道的秘境,日治時代的巴壟鐵線橋模擬板。
媽媽桃小旅行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大橋 老司機才知道的

另一邊的洞口已被坍塌的岩石掩埋一半。
IMG_6457.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走出巴陵二號隧道,來到舊巴陵橋前,紅色橋身的巴陵吊橋筆直向前,橋上設置有坐椅及人造櫻花樹。
媽媽桃小旅行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大橋 老司機才知道的

IMG_6443.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老司機才知道的秘境:巴陵舊橋前身,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巴壟鐵線橋遺跡及模擬板。
巴陵二號隧道,舊巴陵橋前右側小徑進入,前行約50公尺,即可看見巴壟鐵線橋遺跡
IMG_6453.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巴壟鐵線橋遺跡
IMG_6418.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巴壟鐵線橋橋柱
IMG_6411.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巴壟鐵線橋模擬板
IMG_6413 鐵線橋.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視線順著巴壟鐵線橋模擬板上的鐵線橋圖案,可直達對岸的 [バロン橋] (巴壟橋) 竣工紀念碑,見證日治時期角板山三星警備道的開發歷史。
IMG_6414  鐵線橋.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巴壟鐵線橋柱的後方,是剛剛在巴陵二號隧道內看到的巴壟隧道,整條巴壟鐵線橋在此完整模擬復刻。
IMG_6419.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眼尖的筆者(夫子) 發現巴壟鐵線橋橋柱後方,巴壟隧道山壁上有塊水泥「長城部隊天山演習紀念碑」,碑文風化嚴重,部分字跡已剝落,努力辨認,碑文內容如下:
上款:長城部隊天山演習紀念
中幅: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
下款:中華民國五十年八月師長李光達題
說起長城部隊,可是大有來頭,長城部隊的前身是陸軍第52軍的第25師,民國22年 (1933) 日軍突然對駐守古北口的第25師發動猛烈攻擊,戌守古北口的一班步兵7人,為了掩護第25師轉進,誓死固守,殲滅日軍數百人,完成任務,然而在敵眾我寡下,終至全數壯烈成仁。第25師由於作戰英勇獲蔣介石榮頒「長城部隊」代號,之後便與第2師合組了第52軍。
民國五十年 (1961) 七月,當時的北橫公路尚未拓寬,長城部隊在北橫山區,由李光達少將指揮為期約1個月的「天山演習」,八月演習結束後,李光達師長引自《孫子兵法》的「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文,設碑為念,立在巴壟隧道口上方。

IMG_6409.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紅色的舊巴陵橋,彷彿一道彩虹跨在大漢溪上。
IMG_6415.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必訪巴壟鐵線橋遺跡
IMG_6435.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繼續向巴陵一號隧道前行
IMG_6423.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舊巴陵橋上眺望淡粉紫色的巴陵大橋
IMG_6427.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青山翠谷,壯麗的大漢溪,曲流侵襲岩層使河道彎曲,河水流速大讓河岸地層受到侵蝕而逐漸凹陷形成凹岸 (切割坡)。
IMG_6429.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IMG_6452-1.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巴陵一號隧道,泰雅文物走廊。
4651235.jpg - 巴陵橋假日廣場 20190330

巴陵一號隧道口
媽媽桃小旅行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大橋 老司機才知道的

巴陵一號隧道口,左側保存了一支近10公尺高的「巴壟紀念柱」。
媽媽桃小旅行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大橋 老司機才知道的

「巴壟紀念柱」紀念巴壟鐵線橋落成時,由當時的總督府土木局所豎立,其正面刻有日文「バロン橋」,背面刻有「大正三年十月成工 土木局」等字樣。民國50年代 (1961) 興建北橫時,鐵線橋被拆除改建為巴陵吊橋 (舊巴陵橋)。
媽媽桃小旅行 -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大橋 老司機才知道的

[納桑麻谷餐廳]
納桑麻谷,泰雅族語 Nasang Magu,語意 [我們的家],納桑麻谷餐廳位於巴陵大橋上行800公尺處,創立於民國58年 (1969),以泰雅風味餐聞名,是北橫旅遊網路推薦的最佳美食中繼站之一。
IMG_6460.jpg - 桃園復興 納桑麻谷餐廳 20190330

納桑麻谷餐廳,用餐空間寬敞明亮,裝潢樸實舒適,窗邊座位陽光灑落,青山翠谷映入眼瞼,風景怡人。
64667.jpg - 桃園復興 納桑麻谷餐廳 20190330

IMG_6472.jpg - 桃園復興 納桑麻谷餐廳 20190330

納桑麻谷的菜單,有簡餐、麵食、風味餐、季節山菜及多款價格的精緻合菜可供選擇,店內提供白飯與紫米飯自行取用及招待明日葉茶飲。泰雅風味餐,以馬告、刺蔥、香椿、明日葉等原住民香料調味,所用食材都是自產自銷,特色餐點除季節山菜、冷泉鱒魚、山豬肉、山羌肉外,水蜜桃產季還能吃到以水蜜桃入菜的菜色。
納桑麻谷-1.jpg - 桃園復興 納桑麻谷餐廳 20190330

納桑麻谷-2.jpg - 桃園復興 納桑麻谷餐廳 20190330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如何去:
IMG_6360.jpg - 桃園復興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20190330

地址: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7鄰29號 (拉拉山旅遊服務中心)
電話:03-3912761
開放時間:08:00 – 17:00 (管制門於 17:00 關閉,遊客需要注意出園時間)
門票:免費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有二個入口,一個在巴陵大橋端的飛鼠廊道,另一個在拉拉山服務中心前方,全程1.28公里,直線路程,必須要原路折返。

停車:入口兩端都有停車場,假日巴陵大橋常有假日市集,停車位常滿,需路邊停車,建議停拉拉山服務中心。

公共運輸:
桃園客運 5090 [桃園-上巴陵-林班口(拉拉山)] 一天一班,桃園後站 06:50 起站發車,巴陵拉拉山站 09:00 起站發車,巴陵橋站上下車。
中壢客運 5091 [中壢-上巴陵-林班口(拉拉山)] 一天一班,中壢後站 10:35 起站發車,巴陵拉拉山站 13:00 起站發車,巴陵橋站上下車。
桃園客運 5090 + 中壢客運 5091,一日往返的遊客,建議早上搭 06:50 桃園發車的桃園客運 5090 前往,巴陵橋站下車,回程搭巴陵拉拉山站 13:00 起站發車的中壢客運 5091,巴陵橋站上車到達中壢。
中壢客運 5301 [桃園-上巴陵-林班口(拉拉山)] 一天二班,中壢客運桃園站起站發車 6:30 / 12:30 ,巴陵拉拉山站發車 09:30 / 15:30,巴陵站上下車。

納桑麻谷餐廳,如何去:
IMG_6469.jpg - 桃園復興 納桑麻谷餐廳 20190330

地址:桃園市復興區7鄰20號 (GPS:24°40'41.5"N 121°23'05.3"E)
電話:03 391 2849
營業時間:11:00 - 18:30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加入好友

arrow
arrow

    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