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引的景點幾乎是車到點到,景點就在停車場前,唯獨東引島燈塔不是,前往燈塔必須要走一段步道,步道串連擂鼓石、太白天聲形成燈塔景點區,步道依山傍海,沿途可欣賞海的浩瀚與澎湃,還能極目遠眺一線天 (天縫聆濤),隱約中還能窺見 [天縫] 二個紅色大字,唯一的美中不足是進出都是同一條路,遊客登上東引島燈塔最高點後,必須要再循著原路走回頭路,為改進這唯一的美中不足,馬管處於 2011年 6月底,在這世尾山增建完成了一條 450公尺的世尾山步道,串聯東引島燈塔及烈女義坑,提供給遊客不一樣的路徑選擇與視野享受,可以在更高點看山看海,還可以在步道兩旁看到許多東引特有的植物物種。由烈女義坑下行道路,即可到達一線天 (天縫聆濤)。
前往東引島燈塔的步道依山傍海,沿途可欣賞海的浩瀚與澎湃,還能極目遠眺天縫聆濤一線天,隱約中能窺見 [天縫] 二個紅色大字。
東引有三個景點可以看見老鼠沙,海上看東引、安東坑道及東引島燈塔,東引島燈塔看老鼠沙最遠,要眼力好、天氣好才能看得見。導覽老師問團員們,你們看見了嗎?好像沒人回答,只有高倍鏡頭相機看得見。導覽老師表示:板橋林家的發達來自這老鼠沙的好風水,這隻老鼠的雙眼直視台灣富紳林國芳 (林本源後裔) 祖宅 (即是目前的板橋林家花園) 正廳,林家得此好風水而致富。
大石上 [燈塔] 二個大紅字,昭告遊客東引島燈塔就在前方不遠處。
[燈塔] 大石旁,一塊形狀像狗頭的巨石,導覽老師稱它為小狗頭。
夾竹桃是最毒的植物之一,乳白枝液有毒,切不可勿攀折碰觸皮膚及入口,因花朵鮮艷花期長,耐旱耐寒容易種植,再加上枝葉茂密能遮蔭,營區及學校常種植在圍牆邊或做為行道樹。
太白天聲觀景台,仰望東引島燈塔,[光芒萬丈] 巧妙的詮釋燈塔的光芒。
下望天聲堡,東引春夏之交,山巔海面常起雲霧,雨霧迷離間白茫一片,彷若太虛幻境,曰 [太白],岩礁浪潮波濤擊石,聲聲迴盪,曰 [天聲],此為 [太白天聲] 之由來。
東引島燈塔,又名東湧燈塔,位於東引島東北方世尾山突出的山頭上,建於清朝末年中國海關全盛時期,也是中國西式燈塔草創30年後累積豐富經驗的成果。燈塔於光緒 28年 (1902) 開始興建,落成於光緒 30年 (1904),曾歷經民國 2、35、44、55年 (1913、1946、1966) 之數次整修,塔高 14.2公尺,中空圓筒型,塔身向上逐漸縮減,塔頂是個半圓型穹隆構造,頂上安裝風標和避雷針。
東引島燈塔 1988年經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三級古蹟,是我國位置最北的一座燈塔,也是東引最具潛力及觀賞價值的觀光勝地。
經文化部文資審議,塔齡超過百年的東引島燈塔,在 2016年 7月1日升格為國定古蹟。
東引島燈塔自民國55年(1966) 9月因艾麗絲颱風侵襲,燈塔設備遭受損害,睽違五十年,東引島燈塔民國105年(2016) 6月5日復燈,再次在夜間發出讓人悸動的光芒,展現屹立於國之北疆的英姿。
燈塔下方崖邊設有霧砲兩尊,現改增設霧笛一座,取代霧砲做為助航之用。
薜荔,雌雄異株隱花果,6月中旬前後開花,並藉由一種叫做 [薜荔小蜂] 的小蜂來授粉。母薜荔在開花期間底部會開一個小口,剛剛好可以讓 [薜荔小蜂] 鑽進去授粉。
燈塔後方的附屬房舍,為英國工程師設計的十八世紀英國式建築,由於歐風建築風格,造形典雅,被當地居民譽為「東引別墅 」。
東引缺乏補給,燈塔看守人自行養豬與雞,做為日常飲食蛋白質的來源。豬舍牆框是網美照必拍熱點之一。
續行世尾山步道,馬管處於 2011年 6月底,在這世尾山增建完成了這條 450公尺的世尾山步道,串聯東引島燈塔及烈女義坑,提供給遊客不一樣的路徑選擇與視野享受,可以在更高點看山看海,還可以在步道兩旁看到許多東引特有的植物物種。
走到這裡,恭喜你登上標高 149.5公尺的東引第二高山,第一高山恩愛山 174公尺在照片右上角,球體建築物處)。
步道旁刻有 [鎮海天王] 4字的巨石,鎮海天王在這個位置是看不到的,不用找,鎮海天王礁岩要海上看東引才看得到。
遊客沿著竹節欄干走下崖口,觀景台距離海面高達數十公尺,崖景奇偉氣勢懾人,是東引遊客拍照留念的最佳景點之一。
來到東引島紫澳東岸,這地形險峻峽壁高度離海百餘公尺的突出岩塊邊,導覽老師問團員一個假設性問題,尤其是女性,現在海盜已殺害妳全家,貪圖妳的美色,欲強擄姦淫,妳逃到此崖口,面對萬丈深崖,前無救兵,後無退路,妳會如何面對?!哇!太沉重的題目,團員們啞口無聲,不知如何回答?!相傳清末年間有位漁民之妻,在面對這一個生死交關的時刻,頑抗不從,選擇縱身投崖殉節,後人感念其貞烈,就將這個崖口取名為烈女義坑。
烈女義坑入口前方有塊烈女石,是漁夫移屍暫放大體的一塊大石,烙印出烈女的身影 (看得出來嗎?),上天為紀念烈女的堅貞,烈女石前左右邊,自然生長出 2棵文殊蘭。
山坡不遠處有一座墓,團員好奇的問導覽老師是否就是烈女墓?
導覽老師表示,這不是烈女墓,這是一位守燈塔陳先生妻子的墓,這裡面對大王澳澳口,兩翼山坡成犄角狀是牛穴,陳先生後代子孫多任公職。
[一線天 (天縫聆濤)]
一線天位於東引島天王澳西側岬角,過去是軍事管制區,遊客必須要在哨口核對身份證,填寫旅客登記簿,目前營區已廢棄撤哨,可直接進入,通過標語林立的戰備壕溝後,步行而下就會到達觀景台。
標語林立的戰備壕溝,斗大紅色精神標語,當年戍守據點的官士兵,視為真理奉行不渝,如今已成歷史的一部份,記錄緊張肅殺的歲月。
岩壁上爬滿海蟑螂,海蟑螂不是蟑螂,是甲殼類動物,和蟑螂沒有太多關係,只是因為外形和運動方式、速度頗像小蟑螂,所以被稱為海蟑螂,海蟑螂有7對腳,而昆蟲只有3對腳,以水邊微細藻類及動物屍體為食。
一線天位於東引島天王澳西側岬角是一處海蝕溝,海浪從兩片垂直的崖壁縫隙中鑽入,拍擊礁塊有萬馬奔騰之音,迴繞於崖壁之間。
一線天,最特別的是堅硬的崖壁築有通道,並用一座水泥橋將兩片崖壁相連,橋面距海面有數十公尺,讓人印象深刻。
國軍前輩們超級厲害的,紅色門是水泥橋的入口,在崖壁裡打一個通道通往水泥橋,再通往天王澳的營區。
一側岩壁上刻有民國 61年 (1972) 參謀總長賴名湯將軍,蒞臨東引巡視時所題的 [天縫聆濤] 四個字,絕妙說出這個景點的動人之處。[天縫聆濤] 這四個字,民國 65年 (1976) 由當時擔任東引科長的譚遠雄先生率領弟兄,不怕堅難在岩壁上雕刻出來。
觀景台上的石桌、石凳是東引阿兵哥撿拾 2009年8月8日發生的八八風災 (又稱莫拉克風災, 八八水災) 的飄流木製作而成的。
東引島燈塔、世尾山步道、烈女義坑、一線天 (天縫聆濤),如何去:
馬祖四鄉五島 [南竿鄉、北竿鄉、東引鄉、莒光鄉 (含東莒島+西莒島)],如何去:
坐飛機:台灣飛馬祖航空為「立榮航空」,馬祖有兩個機場,一個是「南竿機場」,一個是「北竿機場」,飛行時間為50-60分鐘。
立榮航空:https://www.uniair.com.tw
坐船:
1. 台馬之星從台灣到馬祖停靠「東引」「南竿」兩島,船程8-9小時
臺馬之星:http://www.shinhwa.com.tw
2. 南竿、北竿、莒光 (東莒、西莒) … 等島際交通船頻繁,可於上船前20分鐘購票,或上 [馬祖海上交通訂位購票系統] 訂票,訂票完成後,於各港站 Kiosk 機台或櫃檯取票。
馬祖海上交通訂位購票系統:https://www.matsuebs.com/
3. 馬祖 (南竿、北竿、東引) 觀光公車,2018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午、下午各一班次,票價 200元 (隨車配置解說員),採預約方式訂購,委外由兄妹旅行社受理,電話 0836-26624 或傳真 0836-23770 受理。預約人數達5人以上時即成行並通知啟動,額滿為25人,當日上車購票即可,行車路線及時刻表詳細說明:http://hotels.matsu.idv.tw/bus_nb.php
南竿、東引租車資訊:http://tour.matsu.idv.tw/car.php
南竿公車班次表:http://www.nankan.gov.tw/traffic_land.htm
南竿機場公車班次表:http://www.matsu-news.gov.tw/ftp_data/airport.htm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旅食趣] 的新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