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鐵路舊山線, 一條充滿歷史片段的鐵道, 來到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海拔最高, 標高 402.326公尺的苗栗三義勝興車站, 走進老車站, 昔日的鐵道回憶歷歷眼前. 必看景點有: 站長宿舍, 回憶日治時期建築之美.「勝興虎泉」紀念亭的抽水唧筒, 在那沒有自來水的年代, 抽水唧筒是居民汲水的主要工具. 高級杉木, 不用鐵釘, 樑柱都由榫頭和榫眼接合的木造勝興車站, 最特別的是站房柱頭設計了八卦和尖矛, 屋簷飾板也作成鋸齒狀, 為的是「鎮站避邪」破九虎. 「台灣鐵路最高點」「海拔四零二、三二六公尺」紀念碑, 想像早年馬力不足的蒸汽、柴油火車頭是如何費力緩慢的往上爬. 走過軌道切換器, 順著遠方的小亮點, 走入 726公尺長的開天隧道, 承受伸手不見五指的壓力, 你能走完嗎?
前言: 民國 87年(1998) 的 9月23日, 縱貫鐵路新山線完工通車, 從苗栗三義到台中后里的舊山線, 當167次平快南下列車通過後, 正式走入歷史, 雖然火車不再走了, 但有著故事及歷史片段的鐵道及車站被保存下來, 成為很多人的共同回憶, 或值得來此一探究竟的新景點.
苗栗三義勝興車站, 標高 402.326公尺, 這興建百年的車站是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海拔最高的車站.
車站旁的「勝興虎泉」紀念亭, 井已封閉, 一旁的抽水唧筒是勝興村在還沒有自來水的年代, 居民汲水的主要工具.
勝興火車站的前身是「十六份信號場」, 設立於 1908 年 (明治 41年), 信號場就是號誌站, 主要是辦理上下列車交會運轉業務. 車站建築主體初建於 1912 年(大正元年) 3月31日, 台灣光復後, 車站附近設勝興村, 1958 年 (民國 47年) 十六份驛才正式改名為勝興火車站.
在 1935年的 [關刀山大地震] (註) 中, 勝興車站是該地區唯一未受到損傷的車站, 於 1974年擴建運轉室, 1996 年進行全面整修, 但主體結構、格局、材料等均維持原貌及原材料, 1999年苗栗縣政府辦理公告指定勝興火車站為縣定古蹟.
註: 西元1935年4月21日晨6時2分, 發生芮氏地震規模7.1的強烈地震, 震央位於當時新竹州關刀山 (苗栗縣大安溪北岸的關刀山附近北緯23.350度,東經120.817度), 新竹苗栗稱此地震為[關刀山大地震], 苗栗縣勝興車站附近的龍騰斷橋, 就是當時地震震毀留下的斷橋遺跡.
台中所說的 [墩仔腳大地震] 和 [關刀山大地震] 是說同一個地震. 墩仔腳就是現今台中市后里區內埔庄一地(舊稱墩仔腳), 在這次地震中墩仔腳死傷的人數最多, 所以又稱作 [墩仔腳大地震].
「十六份」是勝興舊名, 早年山區盛產樟木, 先民曾在當地設置 16 座蒸餾樟腦的爐灶, 因此而得名.
勝興火車站標高 402.326 公尺, 為台灣縱貫鐵路最高點, 三義到后里的舊山線是西部幹線最陡峭路段(坡度達25/1000), 途中有三座橋樑及八座隧道, 不但是縱貫線最後打通的路段, 也是地形最崎嶇的一段. 車站前的十六份坡道, 曲率半徑達到300公尺, 是台灣現存最陡、最彎的鐵道坡道.
照片遠方左邊的月台稱為岸式(側式)月台, 中央的月台稱為島式月台.
二號隧道口處的一條支線, 就是讓爬不上坡的火車退回再加速的折返線, 此種設計也是全台唯一.
照片最右邊的鐵道就是是讓爬不上坡的火車退回再加速的折返線, 前方是二號隧道.
木造勝興車站使用高級杉木, 不用鐵釘, 樑柱都由榫頭和榫眼接合, 最特別的是站房柱頭設計了八卦和尖矛, 屋簷飾板也作成鋸齒狀, 為的是「鎮站避邪」破九虎.
趣味的傳說: 話說勝興位於關刀山麓, 周圍有九座形似虎頭的山頭, 建在虎穴中的勝興站為避邪及破九虎, 在站房柱頭上特別設計了八卦造形及尖矛等兵器, 屋簷下也作成踞齒狀.
走過軌道切換器, 順著遠方的小亮點, 走入 726公尺長的開天隧道 (二號隧道), 承受伸手不見五指的壓力, 你能走完嗎?
二號開天隧道, 全長 726公尺, 洞口上石匾為當時日本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親題的『開天』字跡, 雖字跡已模糊, 但十分具有歷史價值.
全長 726公尺長的開天隧道 (二號隧道), 進入後伸手不見五指, 只能望著隧道出口的小亮點, 腳上踩著鐵道碎石, 一步一步踏著枕木努力往前行, 耳朵聽著碎石腳步聲, 有著一股莫名的黑暗壓力, 你能走完嗎?
你能順道一遊位於勝興車站右前方的挑柴古道, 這是一條簡短的古道, 當年客家先民來到這裡拓墾共十六股, 設有十六座樟腦寮, 在山林裡伐樟木製造樟腦, 後來也有木炭產業, 挑夫就是走這條古道往來挑柴, 從勝興車站出發, 走環狀一圈, 再繞回到勝興車站, 全長約1.5公里, 是一條適合大眾休閒的古道踏青路線.
苗栗三義勝興車站, 如何去: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14鄰勝興89號
開車: 國道1號, 三義交流道下, 沿台13號省道, 往三義市區方向前行, 水美街右轉, 直行即可到達.
謝謝,給鼓勵請按個 [讚]!歡迎按 FB小圖示 或 G+小圖示,轉分享!也請按 [追蹤] 在 FB / G+夫子 上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