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水馬龍中的幽境, 臺北車站 2號出口, 往中山北路步行約 3分鐘, 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與市民大道之間的逸仙公園, 是一座迷你型的都會公園, 裡面有一棟歷史建物「國父史蹟紀念館」是國父孫中山先生 1913年 8月第二次來台時住過的旅館「梅屋敷」改設的, 紀念館外種有松、竹、梅及杜鵑等花草, 加上碑亭、池塘、迴廊、曲橋等庭園造景, 整個園區清幽雅靜, 是繁忙喧囂車水馬龍台北市車站地區的一處綠洲.

「逸仙公園」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與市民大道口, 是一座迷你型的都會公園.

逸仙公園裡面有一棟歷史建物「梅屋敷」, 因孫中山先生曾在第二次來台時住過, 因此被改設為「國父史蹟紀念館」.

孫中山先生首倡國民革命, 創建中華民國, 開亞洲民主政治之先河, 因此被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
IMG_4732.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孫中山先生在領導革命四十年間, 曾三次來到台灣. 民國二年 (1913) 八月, 二次革命失敗, 孫中山偕胡漢民先生離開上海前往廣東, 商謀再舉討袁之師, 行抵馬尾, 獲知粵局有變, 乃轉來台灣, 是其二次來台, 當時下榻之處即為御成町 (今台北市中山北路與北平西路口) 之「梅屋敷」旅館, 並親筆為旅館主人大和宗吉題書「博愛」二字作為紀念.  孫中山先生此行過台, 當時的日本台灣總督曾派人接待, 然警衛森嚴, 外人知者甚少, 僅與少數台籍國民黨員晤面商談, 在居留數日後, 孫中山先生即赴基隆搭輪前往日本, 籌組中華革命黨, 繼續從事討袁革命運動.

建造於 1900年的「梅屋敷」是一棟約五十坪的長方形建築物,屋頂覆蓋著老式暗黑色文化瓦,屋簷與雨淋板緊密結合.
IMG_4745.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IMG_4736.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IMG_4737.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IMG_4738.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IMG_4739.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逸仙公園四周植有矮梅樹, 幽靜清雅, 是一座傳統典雅的日式木造建築, 日本戰敗後,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 遂以「梅屋敷」原址改設為「國父史蹟紀念館」, 以作永久紀念. 1983年因臺北市鐵路地下化興工, 史蹟館遭搬遷, 現史蹟館位置乃為原址北方約五十公尺處. 採用整舊如舊方式遷建後的紀念館, 面積約在一千坪左右, 除原來的「梅屋敷」歷史建物外, 並擴建池塘庭園及迴廊, 以假山曲橋點綴其間, 更增添中式庭園之美, 使原本只有一館一亭的配置, 擴充為一座小型紀念公園, 取名為「逸仙公園」.




目前紀念館內陳列孫中山先生當年用過的茶几、手稿、史料與照片等文物.

※國父史蹟紀念館內部禁止攝影

紀念館外則遍值松、竹、梅及杜鵑等花草, 加上碑亭、池塘、迴廊、曲橋等庭園造景, 整個園區除了清幽雅靜, 更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是繁忙喧囂都市中的一處綠洲.

IMG_4759.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IMG_4760.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以上部份文字參考及載自園區解說文稿)


民國 43年 (1954) 11月, 先總統蔣公親題『匡復中華的起點,重建民國的基地』紀念碑.
IMG_4768.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民國 76年 (1987) 植樹節, 蔣經國總統 (前), 李登輝副總統 (後) 手植.
IMG_4779.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園內早開的梅花, 寒風中綻放.

台北市逸仙公園 (國父史蹟紀念館), 如何去:
IMG_4727.jpg - 台北市逸仙公園 2012/12/23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 (北靠市民大道一段、東靠中山北路一段、西靠台北車站)

開放時間:(免費參觀)
逸仙公園
。AM08:00~PM05:00
。國定假日、例假日正常開放
。週一休息
國父史蹟紀念館
。AM09:00~AM11:30、PM02:00~PM04:30
。國定假日、例假日正常開放
。週一休館

謝謝,給鼓勵請按個 [讚]!歡迎按 LINE小圖示、FB小圖示 或 G+小圖示,轉分享!也請按 [追蹤] 在 FB / G+夫子 上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夫子 的頭像
    夫子

    夫子。旅食趣

    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