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是中國明代皇帝的墓葬建築群, 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 距離北京城約50公里, 自永樂七年五月(1409年)啟用,直到安葬崇禎帝後結束, 歷時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 23位皇后, 2位太子, 30餘名妃嬪, 1位太監, 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 200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定陵是萬曆皇帝朱詡鈞和他的兩皇后的陵墓, 建於1584到1590年, 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 定陵地宮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開發的地下宮殿,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座有計劃發掘的帝王陵墓. 

萬曆帝名為朱翊鈞, 廟號神宗, 明神宗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 同時也創下十五年不上朝的紀錄. 導遊張洋說明武宗設立了豹房, 並且自封為大將軍. 熹宗愛做一些木匠活兒, 喜歡做木工也不要上朝, 而且史書還記載他做出來的木工作品, 非常精美, 甚至還蓋了宮殿房子.

園中種有鹿角柏, 下圖支撐樹幹的木根是水泥做的, 很有創意, 也很好看, 贊! 給他拍拍手.

龍爪槐是中國皇宮貴族府及古跡廟宇所種植的植物, 扭苗成盤旋狀的皮條, 蟠曲而蒼老的奇特樹幹, 小枝柔軟呈下垂狀, 樹冠如一把巨傘, 當在落葉後則整株樹形枝幹呈現扭曲多變, 真是好看. 

導遊張洋特別介紹龍爪槐, 說龍爪槐特別怕搔癢, 只要拉動它一小根小樹枝, 全株就會跟著抖動.

護城牆上的螭首 (ㄔ首), 嘴大肚子能容納很多水, 在建築中多用於排水口的裝飾, 稱為螭首散水.




地宮中又分為后殿、配殿/中殿、前殿, 和地上建築完全一樣.

筆者(夫子)一行人由地宮的左上方入口(面對地宮)進入地宮, 經金剛牆進入.


地宮中有 7座 4噸重的漢白玉石門, 設計巧妙, 開閉靈活. 

     

頂石門的石條  

石條, 上寫有 "玄宮七座門自來石俱未驗" 11字.

定陵的地宮全部用石砌成, 多為青石, 面積為1195平方米, 內無樑架, 為石拱券, 相當高大.

來到左配殿(右配殿沒開放), 看到左室棺床, 中央有一方穴稱為金井. 說明牌說寢墓(玄宮)打開時就空無一物, 且金鋼牆也沒被破壞.

向前行到中殿, 原狀陳列著祭器, 那裡三個漢白玉石座, 座前各有一套黃色琉璃五供和一個青花大瓷缸, 缸中原來盛滿長明燈燈油,供點長明燈用. 

    

接著就來到後殿, 後殿的棺床上停放著朱詡鈞和兩個皇后的棺木, 棺旁放著裝滿陪葬品的 26個紅漆木箱.


後殿石拱券(屋頂)  

依參觀路線走出地宮  

出口處前方就是明樓, 有萬曆皇帝的墓碑.

墓碑(背面)        

墓碑(上半部)

墓碑(下半部)

墓碑(底座)

在明樓遠眺, 遠方山上紅字為 "天池" (十三陵水庫) 

從明樓下望 

明樓前的石五供

導遊張洋要求我們參觀定陵後, 要由欞星門走出去, 因為欞星門是陰陽兩隔門, 不要把 "怪怪的東西" 帶回台灣. (送給自助旅行的朋友參考)



往重門方向走去, 離開定陵.



    



後記: 此次旅行除相機裡的 2G SD 卡外, 有多帶 1片 2G SD 卡, 02/12 (第三天) 傍晚用完 2G, 更換預備卡時, 不知怎麼? 預備卡壞了, 也無法即時另購新卡, 心想後面 3 天可能無法拍照了. 在此感謝團友鄒先生即時雪中送炭送給我 1片 1G 卡, 讓珍貴的旅行都能完整記錄下來, 在此再說聲謝謝! 也感謝領隊 Ella 陳小姐, 非常好意的將她的相片刪除, 要借我她的 SD 卡. 好多好心人, 讓此次旅行充滿幸福.

導遊口中的一些明十三陵-定陵粺官野史, 很有趣! 你一定要來看看 ==>http://blog.xuite.net/stephen_cyk/stephen/31340388

[**Agoda國內外訂房優惠**]

謝謝,給鼓勵請按個 [讚]!歡迎按 FB小圖示 或 G+小圖示,轉分享!也請按 [追蹤] 在 FB / G+夫子 上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夫子 的頭像
    夫子

    夫子。旅食趣

    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