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路輕旅之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遶境隨香苗栗苑裡段,跟著白沙屯媽祖、山邊媽祖走一段路,媽祖指路體驗地表最狂粉紅超跑的魅力,沿途走入苑裡天下路老街,看番仔路紅磚街屋,吃老街上有三特別的地方美食「聞香下馬」,燜土雞一雞兩吃,沙鍋燜雞變菇菇雞湯。房裡古城,一座比老街更老的荒城,拜訪房裡順天宮城內媽祖,看房裡溪官義渡碑,大甲改房里,迷巷中叩門大門深鎖的蔡泉盛號古厝,華麗的三合院宅讓人驚豔。心雕居,台灣原始木雕第一人,出水秘境遠眺海天一色,看海面輕浪湧起微波蕩漾。
[媽祖指路 雙媽共乘地表最狂粉紅超跑]
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遶境隨香徒步,最迷人的就是來回約400公里的路程中沒有固定的路線,且鑾轎行走速度超快的,路程中除了知道去程目的地是北港朝天宮,回程最後一天會在通霄秋茂園換轎外,沿途到了十字路口,沒有人知道白沙屯媽祖下一步會怎麼走,完全由媽祖自己做決定,因此這頂轎頂鋪設粉紅紗簾的白沙屯媽祖四人竹編鑾轎,又被暱稱為「粉紅超跑」。
如果中途要加入隨香隊伍參加遶境,就必須要看地圖,猜測白沙屯媽祖的行走路線,配合交通管制超前佈署,才能追得上隊伍。拜網路的發達及手機的普遍,「白沙屯媽祖GPS即時定位」APP 真的很給力,能提供準確的鑾轎位置及行走足跡,讓追媽祖容易了許多。
白沙屯媽祖遶境第八天 (2020/07/12),凌晨2點清水紫雲巖起駕,早上會進入苑裡街區,筆者(夫子) 早上 8:30 到達苑裡火車站後,查閱「白沙屯媽祖GPS即時定位」APP 確認媽祖鑾轎已近房裡溪,決定沿中山路向南,超前部署天下路及介壽路 (省道) 二個街口,先步行到中山路與介壽路口等媽祖,怕媽祖鑾轎不進街區,直接走介壽路省道。
09:19 媽祖鑾轎跨過房裡溪,橋頭響起鞭炮聲,熱情信眾以鞭炮串鋪路面,為媽祖炸出「紅地毯」恭迎媽祖鑾轎通過。
在地宮廟也派出陣頭助陣,充當白沙屯媽與山邊媽的前導隊伍。注意看千里眼、順風耳的頭與手,傳說中頭部懸掛的篙錢與手上握著的手錢,可以避邪保平安。
媽祖進香活動中的隨香信徒,又稱「香燈腳」,「添香」與「點燈」是信徒對於神明的重要奉獻,透過香的燃燒能傳達敬意上達天聽,燈能表彰神明的智慧與光明,腳是指組織內的成員,台語的「香燈腳」就是信徒的意思。而信徒隨身攜帶的進香旗又稱「隨香旗」,是人與神之間的信物,隨香信徒跟著神明徒步進香時會隨身攜帶,此旗幟可代表自己隨香的身分,並可請求神明護佑。只要是進香、遶境行程表中排定的宮廟,隨香信徒都會過爐並且綁上該宮廟的符。
頭旗也稱先鋒旗,有除煞、開路的任務,負責引導隊伍行進,行進間有「只前進不後退」的原則。遇見媽祖鑾轎突然轉向,頭旗只能繞路,想辦法走到神轎前方。而香擔組則是白沙屯進香的特色,依照習俗,副爐主負責將裝載香火的香擔肩挑扛回白沙屯,其中一個香擔中裝有火缸,另一個則放置茶渣餅、檀香末等沿途香火所需的燃料,另置有手電筒、黑雨傘及鎖。
中山路、天下路口,如意振龍堂的信眾分二列跪拜,用鞭炮炸出紅地毯,祈求媽祖鑾轎能停駕特別搭設的牌樓。白沙屯媽與山邊媽感受誠意接受邀請,媽祖鑾轎三進三退,在三聲「進喔!」的呼喊聲中,停駕如意振龍堂的牌樓。
續行中山路,通過苑裡火車站後,10:00 媽祖鑾轎停駕慈和宮。
你可能不知道這頂鑾轎裡有兩尊媽祖神像共乘,一尊是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另一尊則是山邊媽祖,二尊媽祖共乘去北港進香已有百年以上歷史,但起源於何時則不可考。每年進香,山邊媽祖會依循白沙屯拱天宮媽祖所擇定的進香日期,提早由山邊庄出發,搭乘自己的四人轎,前往白沙屯拱天宮進行合轎,合轎儀式完成後兩尊媽祖再共乘白沙屯媽祖的鑾轎,一同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
回程會在通霄秋茂園對面廣場進行分轎儀式,山邊媽祖由山邊庄四人轎恭迎回鑾,白沙屯媽祖則改以八人大轎恭迎回鑾安座。山邊媽祖鑾轎於回鑾安座前,會先恭送白沙屯媽祖鑾轎進入拱天宮,才轉向回山邊庄,以此展現二位媽祖的姐妹敬重情誼,此傳統百年來不曾改變。
為了不讓靈力外漏,兩位媽祖在完成北港朝天宮的進香後,回程途中鑾轎轎門會用簾子遮起來,讓二位媽祖在回鑾旅途中,能繼續沐浴在香火的靈力裡,待回到通霄秋茂園兩位媽祖分轎時拉開簾子,信眾們才能再次看見兩位媽祖的聖顏。
苑裡慈和宮,位於苑裡鎮苑北里,竣工於清乾隆卅八年 (1773),當年廟名「蓬山慈和宮」,並置「海國標靈」匾額。
相對於苑北里,一旁的房裡里居民於咸豐六年 (1857) 建城稱房裡城,城內建苑裡房裡順天宮,苑裡慈和宮媽祖因位於城外,因此又被稱為「城外媽祖」。
白沙屯媽祖停駕苑裡慈和宮,休息15分鐘,10:15 起駕。
苑裡 慈和宮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中山路305號
電話:037 861518
[聞香下馬 地方美食 有三特別]
聞香下馬,位於苑裡天下路老街上,二間相鄰的老宅一樓合併使用,平凡的小店外觀,有著好吃的專屬特色料理,是苑裡鎮民一致推薦的地方美食,有三特別。
一特別,聞香下馬的營業時間非常特別,只賣中餐 11:00-15:00,且週一到週五是公休 (只賣週六、日),沒預約要排隊。
二特別,店內沒有菜單,入店後看牆上白板的照片或直接看櫥櫃點現切小菜,照片及廚櫃上都沒寫價格,必需自己問老闆。如果老闆知道你是第一次用餐的客人,都會特別介紹招牌菜,詢問價格也很耐心的回答。
三特別,如果用餐人數多,老板都會推薦點聞香下馬的招牌菜「燜土雞」,一雞兩吃,原汁可先拌飯或麵線,吃點肉留半鍋湯,店家會端回廚房幫你加入高麗菜和菇類,變成一鍋鮮美的菇菇雞湯。
聞香下馬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天下路98號
電話:037 864662 / 0932 665574
營業時間:11:00-15:00,週一 ~ 週三 公休,只賣週六、日。
[天下路老街 番仔路 紅磚街屋]
藺編工藝是苑裡流傳許久的技藝,百年來苑裡婦女藉著一雙巧手編出一張張草蓆及一頂頂草帽,為家庭生計貢獻良多,當年的天下路老街就是帽蓆的手工業重鎮,幾乎整條街的店面都是帽蓆行。
苑裡「天下路老街」位於天下路北段建國路與世界路一段之間,目前風華老去,部份沒有整修的紅磚二層樓房與洗石子立面街屋,顯得有點老舊與破敗,街上的「振發帽蓆行」販售藺草手工編織的帽子,編織細緻風格獨具,非常值得參觀選購。
振發帽蓆行南側旁有一條被稱為「番仔路」的長巷,日治初期苑裡辦務署,借這裡的街西李氏宅設置,當時通稱外國人為番仔,日本人也然,因此這條通往辦務署的路被稱做番仔路。
目前這條番仔路的紅磚街屋已拆除一半,僅剩振發帽蓆行這一側,紅磚砌成的兩層樓街屋,上下皆有開長方窗。日治時期的街屋,前方是店面做生意的地方,後則為生活的空間。
已拆除的一側只剩面街的一戶,從剝落的外牆可以得知,房屋主體立面為紅磚牆,以土埆構成側牆。
振發帽蓆行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天下路159號
電話: 037 861026
[房裡古城 房裡順天宮 城內媽祖]
咸豐三年 (1853) 苑裡鎮、通霄鎮發生了閩粵械鬥與漳泉械鬥,後來通霄街變為粵人 (客家人) 群居地,苑裡街城為漳州人群居地,苑裡的泉州人遂於房裡庄之北新建街市,後稱房裡街。房裡街臨出海港口土地公港,設有鹽館且染布業發達,成為當時經貿往來重要的貨品集散地熱鬧非凡,因常受海盜、土匪侵擾,房裡士紳陳東植、蔡錫疇遂發起捐款建城,城的周圍種有刺竹,刺竹外於東西北三面開溝。
同治元年 (1862) 發生戴潮春事件時,以蔡錫疇為主的士紳為了自保而再次捐資強化城防,除加高城牆、補修竹圍外,並在溝底安置釘桶與按戶抽丁輪流守備。
歲至光緒二年 (1876),苑裡街與房裡城爆發大規模的漳泉械鬥,導致城內發生大火,城垣城門亦受損,之後許多士紳富商搬離房裡,房裡城因而衰微 。日治時期大正十一年 (1922) 海線鐵路在苑裡街上設站,商業活動轉移,房裡城更形沒落,而今城牆已完全不復見,唯有北邊之大溝渠遺跡,依稀可想見當時房裡城之盛況。
苑裡原有蓬山慈和宮媽祖廟,房裡建城後,房裡城的泉州人在咸豐六年 (1856) 在房裡城南門內另建一座媽祖廟,即苑裡房裡順天宮。
房裡順天宮基地雖小,但建材都是唐山運來的福杉,其媽祖神像、千里眼、順風耳、神桌等,都是過去中國大陸直接運來,彌足珍貴。因廟位於房裡城內,所主祀的媽祖因此被稱為「城內媽祖」,苑裡蓬山慈和宮的媽祖則被稱作「城外媽祖」。
房裡順天宮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房裡里1鄰南房26號
[房裡溪官義渡碑 大甲改房里]
「房裡溪官義渡碑」原鑲在房裡順天宮廟內牆上,1980年代才改豎立在廟前廣場邊。
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婁雲,道光十六年 (1836),巡視大甲溪、房裡溪、山柑尾溪、中港溪、鹽港溪及汫水港溪,倡議在此六處設立義渡,以利南北交通,遂率先捐300元薪俸,並向民間募捐購置田園,收租作船伕工資和渡船保養經費。
當時房裡溪旁的義渡碑亭內立一石碑,上書「房里溪官義渡」,右款文「道光丁酉年起建設義渡,由官給發工食,往來行人隨到隨渡,不准需索分文,如違鳴官嚴辦」,左款是「加府銜淡水分府山陰婁雲建立」。
此碑所刻「房」字的「方」特別大,右側還有填平痕跡,加上「里」跟「甲」只差兩橫,曾參與《苑裡鎮誌》編纂的前公所主任秘書林坤山認為當時大甲溪也有義渡碑,可能未留意刻了兩個「大甲」,發現有誤才更改。(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房裡溪官義渡碑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房裡里1鄰南房26號 (房裡順天宮前廣場旁)
[房裡蔡家古厝 蔡泉盛號 看似平凡的長屋 深藏華麗的三合院宅]
巷弄裡的長屋看似平凡無奇,居中的雙開木門上「蔡泉盛號」以水泥洗石板雕成,走入後一座華麗的三合院映入眼瞼。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年 (1897) 泉州來的蔡枰在房裡街內置產創建「蔡泉盛號」經營榨油及蓆帽加工,昭和元年 (1926) 事業有成,特禮聘大陸泉州建築師傅來台興建蔡家三合院,民國36年 (1947) (註) 增建前屋形成一棟二落一院的四合院宅第。
註:屋主的介紹手冊中,記載前屋建於日昭和4年 (1929)。
一道院牆將中間的天井隔出內外埕,正廳大門上書有「濟陽世澤」四字。
門前有四根磚柱,內側兩根是壁柱,外側兩根則是圓柱,而圓柱所用的弧形磚則是出自福建的官窯,牆上的淺磚雕則來自日本的舶來建材,樑柱由大陸福州杉構成,華麗的雕飾建築,可見當時的大器與富裕。
房裡蔡泉盛號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房裡里16鄰40號
開放時間:星期例假日,早上九時 ~ 下午五時,平日預約電話:037 861120 / 037 866515
[心雕居 台灣原始木雕第一人 出水秘境]
心雕居位於苑裡鎮出水海邊防風林旁,門口樹木高大成拱,一條長長石階步道,通往一座傳統閩氏一條龍古厝,以卵石砌成的兩條百步蛇圍牆左右環抱一片綠意草地悠閒寧靜。
心雕居主人陳炯輝1990年英年早逝沈寂了好幾年,2007年他的弟弟陳清海有感心雕居創作命脈斷層,老宅建築結構年久失修荒廢在即,加上父親陳成合生前遺願尚未完成,決心進行老宅的整建,為父子三人不同風格的木雕藝術創作,提供一個永續的展出舞台。
這座原住民大豎石,圖案除了人、山豬 (或狗)、百步蛇等原住民元素外,還有一條大鯰魚,非常特別。
橫批「心雕居」及對聯「心識應無邊與海為鄰,雕藝需有道以山作師」,1987年由藝術家栗耘老師手書。門上的人物雕刻為陳炯輝的作品,一旁豎立的的木板雕像則是排灣族師兄高富村的作品。
1963年14歲國小畢業的陳炯輝,離家到台北跟隨鄭玉麟學習雕刻,同時也接觸到台灣原始木雕品,並深受吸引。三年後陳炯輝出師,前往屏東潮州黃金德處從事仿刻排灣族木雕品的工作,一年後捨棄仿刻的優渥待遇,深入山區與排灣族人同住,學習排灣族木雕的精髓,此時的他目睹排灣族木雕作品不斷被商人低價收刮,而日漸流失深感痛心。
1972年23歲陳炯輝退伍,排灣族的雕刻文物已嚴重流失,他只好回到苑裡出水海濱 (心雕居現址),成立「山地門雕刻社」以仿刻排灣族原始木雕品為主,販售給台北及國外之古董商。
1980年經由文建會主委陳奇祿先生的提點與鼓勵,陳炯輝拋棄所有的訂單與大批仿刻半成品,開始嘗試以原始木雕元素創作,此時他的創作生命出現大轉折,開始走向藝文舞台。
陳炯輝的作品,常見百步蛇與人相互糾結的景象,藉此表達出原住民內心的吶喊,渾厚豪邁中流露細膩精緻的質感,締造了原住民雕刻的新境界,被譽為「台灣原始木雕第一人」。他的晚期更創作出一系列「鹿」的作品,以「鹿」與「路」之間的諧音,來暗喻他的漫長藝術創作之路以及感嘆人世的矛盾與不定。
或許天妒英才,就在陳炯輝雕刻逐漸步入巔峰之際,不幸於1990年7月因肺癌病逝,得年42歲。陳炯輝過世前作品,其妻吳女士委雇學生黃勝忠、劉茂龍繼續予以完成,並做成翻銅作品8件。
對木雕無師自通的陳成合,自幼就有藝術天分,在兒子陳炯輝過世後,傷心之餘常到海邊散步,發現海邊漂流木樣貌多變、造型優美,於是把漂流木撿回雕刻,將傷痛轉換成創作能量,付予漂流木豐富的生命力。
陳清海年輕時曾跟哥哥陳炯輝學過木雕,奠定了雕刻的興趣和基礎,在陳炯輝去世後,為延續兄長陳炯輝的心雕居及父親陳成合的遺志,將心雕居加以整理後,成為海線地區的藝文展覽空間,展出兄長與父親的創作。陳清海的作品以怪誕、樸拙的表現手法,記錄「人生實態」,有超越現實的視覺感受。爾後因病無法負重,便將創作能量由雕刻刀轉換為畫筆,藉油彩繪出萬物百態。
走入濱海秘徑,通過木麻黃及黃槿夾道的防風林,來到出水海邊,視野豁然開朗,不需要特別做什麼,站在高處面迎海風,遠眺海天一色,看海面輕浪湧起微波蕩漾,風聲、浪聲聲聲入耳,自有心靈的寧靜。
2012年底,出水沙灘這一段在「苑裡反瘋車自救會」以風車與住戶的距離過近 (只有60-250公尺,國際平均安全距離為470-700公尺) 為反對述求發動抗爭,得以保持沙灘原貌。
心雕居用餐空間寬敞舒適,園區內的咖啡館、無油煙開放式廚房,提供健康養生套餐以及手作輕食、下午茶,適合來此偷得浮生半日閒,賞心、聽風、看海、看雕刻。
心雕居 木雕藝術園區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西平里出水路64號
營業時間:10:00 ~ 18:00 (週二、週三公休)
電話: 037 867 339
團體參觀請預約導覽,歡迎來電洽詢陳薈茗小姐 (0920 778 010)
FB 粉專:搜尋 [心雕居]:https://www.facebook.com/%E5%BF%83%E9%9B%95%E5%B1%85-324091481459/
香路輕旅之白沙屯媽祖遶境隨香苑裡段,一條由陳俊德醫師發想的行程,跟著白沙屯媽祖走一段路,體驗地表最狂粉紅超跑的魅力,沿途走入小鎮老街,探訪古蹟民俗、吃在地美食小吃、欣賞手作工藝、看老街建築,感受最美的在地風情,經典呈現「既非進香,也不是小旅行」的香路輕旅。若平常日子,可以刪掉徒步隨香行程,稍作調整即為適合親朋好友共行、闔家扶老攜幼一起出遊的一般版的苑裡香路輕旅。
喜歡「香路輕旅」,想參加「香路輕旅」的朋友,請 FB 搜尋 「進香咖啡」,關注「南瑤宮笨港進香送免費咖啡」 FB 粉絲頁,可獲得詳細資訊。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