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橫山大山背,境內有三條古道 (茶亭古道、 騎龍古道與大崎棟古道),其中的騎龍古道全長約2公里,沿途流水潺潺,有翠綠的竹林,林間蟲鳴鳥叫蝴蝶飛舞,有筆直的福州杉造林,綠蔭蔽天生態豐富,芬多精瀰漫,行走其間可遇百年石階及三座糯米橋,是大山背眾多步道中景點最豐富的一條古道。汗流浹背後,可到騎龍古道入口前方的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休憩,這裡有乾淨的洗手間,廢棄23年的豐鄉國小巧妙美麗變身,成為充滿童趣與驚喜的網美空間,還有漫畫家劉興欽的故事。用考試的心情,在測驗卷式菜單上,點一份餐點或下午茶,最能滋養心靈,洗滌一身的疲憊。去程或回程可中停樂善堂古廟,禮佛參拜祈求平安順遂,為旅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IMG_2223.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新竹橫山大山背,因位於大崎棟山背面因而得名,大崎棟山,海拔705公尺,又名大旗崠山,景點解說牌說明地名意義,「大旗」是因「隆起的山脊,狀似一面大旗」,「崠」是山脊的意思,「崎」則形容山路崎嶇不平。大山背境內的竹34、竹35與竹35-1三條鄉道,串聯沿途景點、古道與多條休閒步道,形成環形路線,自行開車或騎車前往,交通十分便捷。

IMG_2032-1.jpg - 新竹 橫山 大山背 聯安糯米橋 豐鄉瀑布 百年伯公 20200325

扶老攜幼全家同遊,可選聯安糯米橋、豐鄉瀑布、百年伯公、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與樂善堂古廟,景點就在道路旁,還附設停車場,是一條非常輕鬆的親子路線。IMG_1965.jpg - 新竹 橫山 大山背 聯安糯米橋 豐鄉瀑布 百年伯公 20200325

IMG_2034.jpg - 新竹 橫山 大山背 聯安糯米橋 豐鄉瀑布 百年伯公 20200325

如果想流流汗走走古道,大山背地區有主要有三條古道,分別是茶亭古道、 騎龍古道與大崎棟古道,其中的騎龍古道全長約2公里,沿途流水潺潺,有翠綠的竹林,林間蟲鳴鳥叫蝴蝶飛舞,有筆直的福州杉造林,綠蔭蔽天生態豐富,芬多精瀰漫,行走其間可遇百年石階及三座糯米橋,是大山背眾多步道中景點最豐富的一條古道

[騎龍古道]
位於竹35鄉道上的騎龍古道,有兩個入口,形成環形路線,一個在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的前方,筆者(夫子) 稱它為大山北月入口,另一個在往南續行100公尺的一個髮夾彎,筆者(夫子) 稱它為竹35髮夾彎入口。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景點豐富  大山北月充滿童趣

這次筆者(夫子) 的路線是由竹34鄉道進入,先走訪聯安糯米橋後,續行竹35鄉道,看完豐鄉瀑布及百年伯公後,再前往騎龍古道,因此車停竹35髮夾彎空地,由騎龍古道竹35髮夾彎入口進入。

IMG_2126.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騎龍古道,步道沿途林木茂盛綠蔭蔽天,一路蜿蜒曲折、或高或低,路面雖然鋪設石塊,但山區多雨潮濕,石塊長有青苔不免濕滑,行走其間需當安步當車,小心滑倒。
IMG_2131.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IMG_2134.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途中步道上方有間土地公廟,整理得相當乾淨,行程中可上去參拜一下,祈求行走平安。
IMG_2234.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IMG_2237.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為了種族得以繁衍,「華八仙」真是使盡了混身解數。植物開花的目的在求結果,花朵要能結果,常得藉助昆蟲授粉,為了要吸引昆蟲前來傳粉,華八仙演化出兩型花來,一是可孕性花,另一是裝飾花。也就是說,華八仙的花朵,已有了分工的現象:中央部份的花朵黃色、微小,不具有漂亮明顯的花冠,但卻具有飽滿的雄蕊與雌蕊,是為可孕性花;另在外圍有一圈不孕性的花朵,雌雄蕊多以退化,但卻具有數枚白色特化的瓣狀萼片,且花梗細長將花朵高舉在花序平台之上,其模樣像極了一群飛舞在花序之上的小白蝶,彷彿在招攬遠處的飛蝶同伴,這裡有好吃的蜜糖,快快來採蜜。
IMG_2156.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百年石階起點,在木棧觀景台下方。
IMG_2140.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IMG_2230.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百年石階
IMG_2142.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IMG_2147.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石階上白斑一塊一塊,石頭發黴了?不是喔!這白白的色塊可是長了 [地衣] 喔!地衣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生物體,由真菌和綠藻 (或藍細菌) 共生的共生體,也是地球上十分古老的生物,呈灰白、暗綠、淡黃、鮮紅等多種顏色,地衣對環境的適應力非常強,可以長在乾燥的岩石或樹皮上,由生長在表面的綠藻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生長在下方的真菌菌絲則吸收水分與礦物質,依生長形態可分殼狀地衣、葉狀地衣、枝狀地衣。根據科學觀察及調查,長在樹上的地衣不會傷害樹木,但長在石頭上的地衣,會加速石頭風化,另地衣對空氣污染非常敏感,此致命點可以作為空汙指標,所以有地衣生長的地方,表示空氣清潔無污染。
IMG_2152.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伏石蕨,伏石蕨擁有與其他蕨類不同的「兩型葉」:營養葉與孢子葉。較圓胖的營養葉,專營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為求較有利於光合作用進行,其葉面的生長方向會與光線垂直相交。較細長的是孢子葉,其主脈兩側具有長線形的孢子囊群,負責傳播與繁殖,當然也兼營光合作用,值得仔細觀察。
IMG_2228.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台灣的糯米橋,皆興建於二戰前後物資缺乏時期,橋身石塊以糯米、紅糖與石灰等物質製成黏著劑,代替水泥接黏,因此有了「糯米橋」的名稱。
IMG_2175.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IMG_2185.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IMG_2223.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台灣及己,台灣原生植物,四片葉子兩兩對生於莖頂,彷彿是一朵綠色的大花,又稱 [四葉蓮],開花時花序生於莖頂,又被稱為 [四葉一枝花]。
IMG_2164 台灣及己.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道路變更後,隱身於步道旁的新豐糯米橋,建於民國48年 (1959) 1月。
IMG_2204.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IMG_2205.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IMG_2206.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糯米橋的橋樑形狀、斜面與角度皆是依照地形所建,橋柱立於大石之上,石塊完美的「堆砌黏合」,讓糯米橋所承受壓力越大,橋身就越堅固,超過一甲子的歲月,經過多次的颱風地震,依舊屹立於溪河之上。
IMG_2218.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翠綠的竹林,林間蟲鳴鳥叫蝴蝶飛舞。
IMG_2220.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筆直的福州杉造林
IMG_2250.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IMG_2252 福州杉 .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IMG_2245-1.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位於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前方的騎龍古道大山北月入口
IMG_2242.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走完騎龍古道汗流浹背,續往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休憩,這裡有寬敞的停車場,停車非常方便。
IMG_2241.jpg -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 20200326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日治時期大正12年 (1923),大山背地處偏遠,村內弟子就學不便,日本政府順應大山背、南昌、豐田三個村的保正 (村長) 請願,在此設立橫山公學校大山背分教場,昭和18年 (1943) 改制為豐鄉國小,著名畫家劉興欽就是畢業於這所國小,後因人口外移民國72年 (1983) 廢校。
IMG_2259.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這所廢棄的小學後來受到客委會青睞,2006年斥資1700百萬元重新打造為「大山背人文生態館」,廢棄23年的豐鄉國小巧妙美麗變身,成為充滿童趣與驚喜的網美空間,館內有展覽館,展示知名漫畫家劉興欽的故事及提供餐飲服務。
IMG_2264.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大山背人文生態館,目前委託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畢業的莊凱詠與吳宜靜夫妻經營,又稱「大山北月」,而大山北月取名靈感來自大山背的「背」,將北與月拆開而得。
IMG_2267.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面對大山北月門口右側,一條階梯是日治時期的神社參道遺蹟,鳥居及神社在國民政府來台後已拆除,不復得見。由此上去可通往後山步道,步道平坦好走起伏不大,走一圈約15分鐘。
IMG_2354.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入口左側一片透明立牌 「面對大山 春暖花開」,借景大崎棟山,詩句中流露「大山北月」主人的心境,希望將大山的美好傳遞給每個人。
IMG_2269.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豐鄉國小校區不大,小巧玲瓏,只有一排簡單的教室及操場空地,一樓前段是餐廳,後段是展覽館,展示漫畫家劉興欽的故事,二樓是有屋頂的露營場所,戶外大片草坪,綠草如茵,國小記憶中的跳格子與圈圈,在此處重現。
IMG_2275.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IMG_2276.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IMG_2280.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IMG_2283.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IMG_2321.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走廊上有視覺風格凸出的網美牆,清新脫俗充滿童趣。
IMG_2316.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IMG_2318.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曾經的豐鄉國小 1923~1983年
IMG_2319.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展覽館,展示知名漫畫家劉興欽的故事,劉興欽是豐鄉國小的畢業校友,他筆下的漫畫「丁老師」、「放牛校長與阿欽」就是以這裡為場景的故事。
IMG_2289.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豐鄉國小老照片
IMG_2290.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IMG_2295.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漫畫故事牆,一共有九幅故事畫,避邪趨鬼的門神、無心插柳如來洞、智創木斗公平分水、24小時的村民服務、稻田中的九九乘法、買牛養牛還要賣牛、教室裡免費托兒所、草藥倉庫與動物園與幫忙放牛的校長等,敘述當年的國小校長為了讓村裡的小孩能來學校上課,所盡心力幫助家長,以及劉興欽先生的小智慧,故事精彩貼近人心。
IMG_2292.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229198992300.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2301-6.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參觀完牆上的展品,記得抬個頭望向屋頂,屋頂還有漫畫故事喔!
IMG_2310.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乾淨的洗手間,洗滌旅人一身的風塵。
IMG_2284.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大山北月,餐廳入口是一個在地農特產品的販賣空間,大片落地窗,用餐時可看見綠草地及山林樹木,景色十分舒適。
IMG_2331.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2333-42.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IMG_2350.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IMG_2344.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IMG_2345.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大山北月的簡介手冊,最讓人驚豔!國小課本般的封面,讓讀者瞬間進入小學的情境,用考試的心情,在測驗卷式的菜單上,點一份餐點或下午茶,最能滋養心靈,洗滌一身的疲憊。
IMG_2324.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IMG_2329.jpg - 新竹橫山 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20200325

麻油菇麵
新竹橫山 騎龍古道景點豐富  大山北月充滿童趣

[大山背樂善堂]
樂善堂,位於竹35-1鄉道大崎崠山山腰處,前有油羅溪谷彎繞,坐高望遠,溪谷翠綠綿延,郁郁蔥蔥綠意盎然,橫山街區、亞洲水泥新竹廠與油羅溪曲流頸歷歷在目,遠處山巒連綿不斷形成屏障,景觀極佳,去程或回程可中停樂善堂古廟,禮佛參拜祈求平安順遂,為旅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IMG_2363.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23703.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樂善堂,創建於光緒十五年 (1889),初名「石峽廟」,1895年毀於大山背墾首鍾石妹抗日戰火,直到明治三十八年 (1910) 才重建,並改名為「樂善堂」,傳統的一條龍民宅格局,紅磚燕尾簡樸雅緻,沒有一般寺廟的龍柱石獅,卻有高大的伽籃菩薩與韋馱菩薩石像分立兩旁,目前是新竹縣縣定古蹟。
IMG_2370-1.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IMG_2367.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樂善堂的左側 (龍邊) 建有水泥大樓,樓頂設置巨大的觀音菩薩神像,一棵高大的無患子樹立於庭前,今古輝映形成對比。
IMG_2373.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IMG_2404.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IMG_2410.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樂善堂廟前廣場有一涼亭,一旁有一枝只剩半根的舊廟楹柱,上書「蹟顯普陀福鎮大山之背」,「光緒癸巳年孟冬月?日立」(光緒十九年陰曆十月,1893年),資料上寫石峽廟建於光緒十五年 (1889),實際是在光緒十九年 (1893) 才正式落成,而一、兩年之後,就遭日軍焚毀。
IMG_2369.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樂善堂內主祀三寶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並安奉觀世音佛祖、太上老君、至聖先師、十八羅漢、伽籃菩薩、韋馱菩薩,左右兩廂敬奉三官大帝、文昌帝君、註生娘娘、義民爺、城隍爺、太歲星君,左右牆上則有書法名家劉家驥的手筆「忠孝廉節」。
IMG_2383.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IMG_2388.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樂善堂.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你可能不知道伽藍菩薩 (或稱尊者) 就是關公 (關羽),傳說智者大師有一次在荊州的玉泉山入定時,遇上成為厲鬼,到處慘叫著尋找自己頭顱的關羽。關羽憤恨不平,智者大師安撫他,並為他講說佛法。關羽隨即皈依受戒,成為佛弟子,並發願作為佛教的護法。佛教徒崇其義氣,乃奉為護法神,封其法號「伽藍」,守護廟宇。道教興盛時也曾封關羽為道教護法,封為「伏魔大帝」。爾後各宗寺院爭相效法,漸漸地,關羽被捧成伽藍菩薩,跟韋馱菩薩並稱,成為中國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神。跟一般其他宗教崇拜關羽的造法不同的地方是,作為伽藍神的關羽必為立姿。
IMG_2406.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韋馱菩薩 (或稱尊者) ,為佛教護法神,其雕像身穿甲冑,手持金剛寶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守護佛法維護道場,它能摧毁邪魔外道的干擾。
IMG_2407.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廟裎前坐高望遠,前有油羅溪谷彎繞,溪谷翠綠綿延,郁郁蔥蔥綠意盎然,橫山街區、亞洲水泥新竹廠與油羅溪曲流頸歷歷在目,遠處山巒連綿不斷形成屏障,景觀極佳。IMG_2409.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237980.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IMG_2377.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IMG_2378.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IMG_2411.jpg - 新竹橫山 大山背 樂善堂 20200325

新竹橫山大山背,騎龍古道、大山北月、樂善堂,如何去:
新竹橫山大山背 Map-1.jpg - 新竹 橫山 大山背 聯安糯米橋 豐鄉瀑布 百年伯公 20200325

開車:
1. 國3 竹林交流道下,往芎林 102縣道 (富林路) 前行。
2. 102縣道,家豐汽車保修廠右轉小路直行接台3 (中豐公路)。
3. 台3 (中豐公路) 過平交道,依浩然道院指示牌左轉上山,前往竹34。
4. 竹34,雙岔路 (環形路線匯合點),左 (下坡) 前往竹34,右 (上坡) 前往竹35-1。
4-1. 左 (下坡) 前往竹34,順時鐘依序到達聯安糯米橋、豐鄉瀑布、百年伯公、騎龍古道、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樂善堂古廟。
4-2. 右 (上坡) 前往竹35-1,逆鐘依序到達樂善堂古廟、大山北月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騎龍古道、百年伯公、豐鄉瀑布、聯安糯米橋。

大山北月
地址:新竹縣橫山鄉豐鄉村大山背5鄰80號 (有停車場)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五10:30至17:00 / 週六至週日10:00至17:00 (週一公休)
電 話:03 593 6439
官網:www.bighillnorthmoon.tw
FB 粉絲團,請搜尋 [大山北月] 或  https://www.facebook.com/BigHillNorthMoon/

大山背樂善堂
地址:新竹縣橫山鄉豐鄉村3鄰大山背31號

延伸閱讀:
新竹橫山 大山背 親子散心 闔家同遊 新竹橫山大山背,因位於大崎棟 (大旗崠) 山背面因而得名,竹34、竹35與竹35-1三條鄉道,串聯知名景點聯安糯米橋、豐鄉瀑布、樂善堂古廟、三條古道與多條休閒步道,形成環形路線,自行開車或騎車前往,景點就在道路旁,還附設停車場,交通十分便捷,是一條適合扶老攜幼,闔家同遊的親子散心遊憩路線。(有詳細行車路線說明)
詳細介紹:https://stephenchencyk.pixnet.net/blog/post/94076278
IMG_1965.jpg - 新竹 橫山 大山背 聯安糯米橋 豐鄉瀑布 百年伯公 20200325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加入好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夫子 的頭像
    夫子

    夫子。旅食趣

    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