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空的演變,樸拙的磚瓦產品退出人們的生活,瓦窯成為書本上的歷史照片。三和瓦窯 [頭家媽] 在瓦窯爐火前靜靜的排列即將入窯的粗胚,傳統、古老的氛圍,令人著迷。(順遊高屏溪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IMG_1117.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三和瓦窯位於在高屏溪舊鐵橋濕地園區旁,從濕地園區停車場沿著步道往高屏舊鐵橋方向走,約200公尺就可以到福氣橋。
IMG_1032.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福氣橋跨越竹寮溪,通往三和瓦窯廠。 IMG_1043.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三和瓦窯廠設立於1913年,是高雄市大樹區內碩果僅存的瓦窯廠,瓦窯建築本體是現今保存最為完整的,目前被評定為三級古蹟。另窯廠建築也曾入選高雄縣歷史建築十景與台灣歷史建築百景。 IMG_1052.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牆上壁畫描繪著早期磚瓦的製作過程,在還沒有機械動力的年代,從泥土的搬運、攪拌、磚瓦製作、疊窯、燒窯、出窯到成品運送,全部都是靠人力及獸力 (主要是牛) 完成。 IMG_1048565758.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IMG_1059606364.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IMG_1065686970.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窯廠建築
IMG_1078.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鳥瞰福氣橋

造型可愛的小豬及烏龜,都是窯燒作品。IMG_1074538485.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以花磚裝飾的園區路面與路邊裝飾
IMG_1081878889.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IMG_1153555657.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這地磚的鋪設有學問,導覽老師表示:在舊時住宅,相同尺寸的長方形磚,以不同方式的排列鋪設,來區別住宅的公共空間 (客廳) 與私人空間 (房間),斜磚區表示公共空間,平行區表示私人空間,訪客止步。
IMG_1189.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三和瓦窯的磚雕工藝,以「窯前雕」為主。窯前雕俗稱軟雕,為先雕後燒,在未經窯燒的生坯上雕刻出圖案,然後再經窯燒成型的磚雕藝術,磚雕技法概括主要有:平雕 (線雕)、浮雕、透雕及圓雕等。

[磚賣店],三和瓦窯的文創工藝展售空間,多種磚瓦工藝品值得放慢腳步欣賞與選購。
IMG_1082.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IMG_1095969799.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IMG_115152.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IMG_1101030708.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窯廠內部的作業廠區有點幽暗及雜亂,到處都是塵土,但這就是真實的窯廠,也是南部磚瓦的活歷史。
IMG_1111.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導覽老師表示,三和瓦窯磚瓦使用的黏土,來自台灣各地營建開挖工程挖出的黏土,黏土品質不穩定,使用前需要投入許多人力及時間,去除黏土中的碎石、雜質,如果黏土含的雜質多,燒製的成品破損、瑕疵比例也會跟著提高。
IMG_1113.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勾頭 (瑞珠),又稱瓦當,是指屋頂瓦片在屋簷末尾的正圓形瓦片,上面有花或字當作裝飾。
滴水 (瑞簾),指的是瓦當與瓦當之間所設置凹面朝上的瓦片,一則當作裝飾,二可導引雨水。
IMG_1114.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隨著時空的演變,樸拙的磚瓦產品退出人們的生活,瓦窯成為書本上的歷史照片。三和瓦窯 [頭家媽] 在瓦窯爐火前靜靜的排列即將入窯的粗胚,傳統、古老的氛圍,令人著迷。
IMG_1117.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三和瓦窯的龜仔窯,是台灣少數也可能是僅存還在運作的瓦窯,通過窯口進入瓦窯內部, 前方二個透氣孔陽光灑落,堆疊的瓦片讓人震撼。
IMG_1136.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雖然只是示範性的堆疊,但也氣勢十足。

哇!很難想像瓦片堆滿整個窯室的壯觀。
IMG_1139.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其他運作中的窯
IMG_1121232428.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這個方型窯封窯加熱中,筆者(夫子) 在導覽老師的許可下,特意走到方型窯的窯口封面,馬上感受到熱氣幅射而來,可以想見窯室內的溫度是非常的高。

三和瓦窯龜仔窯的全景看板
IMG_1183.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各式窯體介紹

以「窯前雕」各式花磚製作的三人座太師椅,渾厚安穩。IMG_1186.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園區展示介紹,各式舊時台灣屋厝建築牆面施作工法,為歷史留下見證。
IMG_1169687067.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各式門樓建築構造及馬背構造介紹,以範例建物與解說牌,對照說明浅顯易懂。

各式中脊範例,中脊又稱大脊、正脊,為屋頂上中央最高的屋脊。IMG_1176777880.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 我是分隔線 -----------------------------------------

三和瓦窯順遊高屏溪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 (大樹舊鐵橋生態公園)IMG_1217.jpg - 高雄市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 2015/11/27

高雄市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以工業與家庭廢水作為園區生態池的唯一水源是園區最大特色,園區共設有13個埤塘,將重度汙染之竹寮溪的家庭、農牧、工廠之 廢水與水質較佳的永豐餘紙廠的排放水混合後,利用濕地植物及微生物之淨水功能,將廢水予以淨化,並提供動植物一個良好的棲息地。

竹寮溪流著人人不喜歡的家庭、農牧與工廠的廢水。IMG_1193.jpg - 高雄市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 2015/11/27

竹寮溪的污水經過埤塘的沉砂及曝氣,再透過濕地植物及微生物的淨水功能,變成有用的水源,不但減輕高屏溪的污染,濕地也提供魚類及野生動物一個良好的棲息地。
IMG_1192.jpg - 高雄市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 2015/11/27

2009年 8月 8日的莫拉克,又稱八八水災,在台灣中南部多處降下刷新歷史紀錄的大雨,也造成多人死亡及巨大的農業損失,是台灣氣象史上傷亡最慘重的侵台颱風。一隻紅白相間的標竿,最高的頂點記錄當時舊鐵橋濕地教育園的水位高度,災後滿目瘡痍的園區,在志工心手相連及共同努力的清理下,終於在 2011年 5月重新開放。
IMG_1214.jpg - 高雄市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 2015/11/27

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園區景觀。
IMG_1028313841.jpg - 高雄市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 2015/11/27

高屏舊鐵橋原名為下淡水溪鐵橋,興建於 1911年初,由日本工程師飯田豐二監造,在 1913年底 (大正二年) 完工,為單軌鐵道,全長 1526公尺、寬 7.6公尺,由 24節鋼桁架所組成,為當時亞洲最長的鐵橋。
IMG_1191.jpg - 高雄市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 2015/11/27

照片左上、右上:四季可見的馬纓丹,蜜源植物,是蝴蝶蜜蜂最佳食草之一,莖很特別,成四稜形,具有逆向的銳刺,並含刺激性異味。
照片左下:毛蓮子草
照片右下:孔雀豆,又稱海紅豆,心形鮮紅的種子,又名相思豆,常被當作思念的象徵。唐王維有詩《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IMG_1075 馬丹櫻119912111201.jpg - 高雄市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 2015/11/27

旅人蕉, 葉鞘呈杯狀能貯存大量水液,其樹液亦可飲用,沙漠中能提供旅人緊急的水源。 IMG_1196 旅人蕉.jpg - 高雄市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 2015/11/27

蘭嶼紫金牛,又稱春不老,傲人的結實能力,又有「萬兩金」的美稱。IMG_120507.jpg - 高雄市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 2015/11/27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如何去:
IMG_1098.jpg -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窯 2015/11/27

地址:高雄市大樹區竹寮路94號
電話:建材07-6512037#11、活動規劃#15、文創商品#16、預約導覽DIY:6521432#12
瓦窯文化導覽約40分鐘,團體預約制(07)6521432#12
營業時間:平日: 08:30-17:00,假日: 09:30-17:30(含國定假日)
官網:http://www.sanhetk.com.tw
FaceBook 粉絲頁,搜尋 [三和瓦窯]

開車:
1. 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下,接186號道(水管路)往大樹,接台29號道右轉,約4公里抵達三和瓦窯。
2. 國道3轉國道10於嶺口交流道下,再轉台21線往大樹方向前行,約20公里左轉即可到達高屏溪舊鐵橋旁,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停車場。
3. 高屏地區可走台1線於高屏大橋前,再轉入台21線往彿光山方向前行約3公里到九曲堂時即可看到舊鐵橋風貌,可續往前200公尺,於吉林餐廳前紅綠燈右轉即可到達高屏溪舊鐵橋旁,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停車場。

公車:台灣好行 高雄市 大樹祈福線,鳳山火車站/捷運大東站 ⇔ 佛光山站/佛陀紀念館站,去程:舊鐵橋溼地 (三和瓦窯) 下車 。

台灣好行詳細資訊,請見官網:http://www.taiwantrip.com.tw/Besttour/Info/?id=44

台灣好行 高雄市 大樹祈福線,鳳山火車站/捷運大東站 ⇔ 佛光山站/佛陀紀念館站,回程:龍目井 (龍目國小) 下車,可順遊龍目社區。

延伸閱讀:

龍目好好玩之友善旅遊藝起來 ­- 到龍目怎麼玩?
高 雄市大樹區龍目社區是離高雄市區最近的農業社區之一,非常適合做為義大遊樂世界、佛光山及佛陀紀念館的旅遊延伸景點,龍目好好玩,怎麼玩? 讓筆者(夫子) 告訴你,高雄市大樹區鳳梨栽種面積佔全台灣的十分之一,而龍目社區更是全台灣一年四季產鳳梨的栽種區,來龍目當然要採鳳梨、龍目有故事,社區巡禮看可食地 景,文化地景磚雕故事牆(窯前磚雕)前說故事、當科技進入傳統農村,結合移動上網工具 (手機、平板電腦 ...) APP,讓生態主題導覽及景點導覽有新亮點 (大推!)、龍目井生態步道漫步攀爬,欣賞山林景致、農情覓意棧創意造景 - 大地廚房,土窯雞野炊享用美食很簡單。

龍目好好玩之友善旅遊藝起來 ­- 令人驚豔的在地風味餐
高雄市大樹區龍 目社區在地風味餐,以鳳梨入菜,結合 [可食地景] 概念,以農村的共食文化營造用餐氛圍,令人驚豔!現烤香草鳳梨窯烤披薩 DIY,自己動手做最好吃、使用在地食材,並以新鮮鳳梨外皮為盛皿的新鮮煮味風味餐 (鳳梨餐)、農民鐵盒便當,更有以龍目在地 [有吉農場] 放山雞燒烤的土窯雞及好吃到說不出話的 [啞巴冰]。

龍目好好玩之友善旅遊藝起來 ­- 新奇又好玩的 DIY 體驗都在龍目社區
DIY 體驗在旅程中伴演畫龍點睛的角色,在老師的示範與指導下,經由親自動手做,更能深入了解在地產業特色及文化。在 [龍目好好玩之友善旅遊藝起來] 遊程中,龍目發展協會配合龍目特產鳳梨、 [可食地景 - 香草小農場] 及結合移動上網工具(手機、平板電腦 ...) APP,設計多款新奇又好玩的 DIY 體驗,有鳳梨酥製作、環保再生 ­- 鳳纖紙製作、竹製趣味童玩動手作、結合 Google Carboard 簡易虛儗實境的眼球動一動,立即置身虛擬實境中 (新奇好玩!超推)、做一張文青科技風名信片,寄給親朋好友分享龍目旅遊的喜樂、平安喜樂,御守龍製作、AR 即時彩繪鳳纖紙槌染文創,給自己一隻獨一無二的虛擬實境龍寶寶,可以玩親親,也可實境導覽。龍目 DIY.jpg - 龍目好好玩之友善旅遊藝起來 ­- 新奇又好玩的DIY體驗都在龍目社區 20151127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加入好友

分享好文給 LINE 好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夫子 的頭像
    夫子

    夫子。旅食趣

    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