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鐵路舊山線, 一條充滿歷史片段的鐵道, 來到台中后里泰安驛 (泰安鐵道文化園區), 走進昔日的鐵道回憶, 非假日的泰安寧靜安祥, 值得慢步細細品味. 必看景點: 全台灣唯一鐵軌及月台比車站高的車站, 台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 大安溪鐵橋 (台灣碩果僅存最長的花樑鐵橋), 大廟包小廟拿元寶的石刻土地公及土地婆, 泰安派出所的櫻花(二月).
前言: 民國 87年(1998) 的 9月23日, 縱貫鐵路新山線完工通車, 從苗栗三義到台中后里的舊山線, 當167次平快南下列車通過後, 正式走入歷史, 雖然火車不再走了, 但有著故事及歷史片段的鐵道及車站被保存下來, 成為很多人的共同回憶, 或值得來此一探究竟的新景點.
來到台中后里泰安驛 (泰安鐵道文化園區), 走進昔日的鐵道回憶, 非假日的泰安寧靜安祥, 值得慢步細細品味.
縱貫鐵路后里泰安車站是全台灣唯一鐵軌及月台比車站高的車站, 民國89年 (2000) 己指定為台中市定古蹟, 目前己規劃為泰安鐵道文化園區.
泰安火車站設立於1910年, 原是木造車站, 毁損於1935年的台中墩仔腳大地震 (註), 歷經三年重建完成現今的模樣.
註: 西元1935年4月21日晨6時2分, 發生芮氏地震規模7.1的強烈地震, 震央位於當時新竹州關刀山 (苗栗縣大安溪北岸的關刀山附近北緯23.350度,東經120.817度), 新竹苗栗稱此地震為[關刀山大地震], 苗栗縣勝興車站附近的龍騰斷橋, 就是當時地震震毀留下的斷橋遺跡.
台中所說的 [墩仔腳大地震] 和 [關刀山大地震] 是說同一個地震. 墩仔腳就是現今台中市后里區內埔庄一地 (舊稱墩仔腳), 在這次地震中墩仔腳死傷的人數最多, 所以又稱作 [墩仔腳大地震].
車站內部
老照片記錄泰安車站在1935年台中墩仔腳大地震, 傾斜毀損的情況.
一般月台都與車站同高, 但泰安車站的月台及鐵軌因為高於月台, 因此要走鐵軌下的通道及樓梯才能到達月台.
走上月台可要仔細觀察雨棚的柱子, 這些雨棚的柱子就是用1935年台中墩仔腳大地震毁損的鐵軌製作而成, 上面除了鐵道標誌外, 還有一隻標記著1907年的出廠記號.
這一節鐵軌吊在這裡, 是什麼功能? 這是全台灣唯一的鐵軌大鐘, 利用敲擊聲通知旅客火車進、出站訊息.
台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 紀錄1935年4月21日清晨, 大安溪中游發生強烈地震, 給當時的官營鐵道台中線, 帶來前所未有的災禍. 經三年艱苦重建, 於1938年7月15日竣工通車, 為紀念復建工程並傳述後人, 而立下此紀念碑.
紀念碑是以日文撰寫, 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 國民政府仇日人士, 到處破壞日治時期文物, 地方人士用水泥加以覆蓋隱藏, 得以幸免於破壞. (泰安地方人士口述介紹)
鐵路局很貼心的在高架路段鋪上鐵板, 降低懸空走枕木的恐懼感, 及增加安全性.
原始的大安溪橋, 1903年 (明治36年) 5月開工, 1908年 (明治41年) 2月14日竣工, 屬「下承式曲弦桁樑」(俗稱花樑鋼橋). 全橋由10孔 (兩橋墩間一桁樑為一孔) 62.41公尺花樑構成, 全長 637.39公尺. 現今的大安溪橋是 1935年4月大地震後改建的, 在民國52年 (1963) 有進行抽換鋼樑工程, 增強橋樑結構, 能承載更重與更高速及更多班次的列車通過, 但外觀上與1908年剛建成時無明顯差異, 只有桁架與樞結部份不同, 是台灣碩果僅存最長的花樑鋼橋.
哇! 封閉! 無法前進了.
此時剛好有輛維修車要通過, 原來這舊山線雖然已停駛多年, 鐵路局還是有繼續進行鐵道保養工作.
雖然無法上橋, 但因此有機會近距離一窺大安溪鐵橋 (花樑鋼橋)的全貌, 真的好美!
我們的午餐, 泰安車站右前方旅客中心 (后里鄉農會泰安辦事處) 旁的鐵定不出軌餐廳.
縱貫鐵路舊山線, 台中后里泰安驛 (泰安鐵道文化園區), 如何去:
地址:台中市后里區泰安村福興路52號
自行開車: 中山高下后里交流道 -> 往后里132縣道 -> 三豐路左轉 -> 進入泰安村往右即可抵達舊泰安車站
謝謝,給鼓勵請按個 [讚]!歡迎按 FB小圖示 或 G+小圖示,轉分享!也請按 [追蹤] 在 FB / G+夫子 上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