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崙砲台位於基隆市安樂區, 居高臨下是扼守基隆港口西側的重要據點, 初建於19世紀, 為鴉片戰爭與中法戰爭的歷史砲台建築. 目前規模及建物為日治時期, 日本為了日俄戰爭防禦基隆所整建.
IMG_2572.jpg - 基隆大武崙砲台 2014/06/02

大武崙砲台位於基隆市安樂區, 居高臨下是扼守基隆港口西側的重要據點. 特別的是清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間 (1883/12 至 1885/04) 的中法戰爭, 只有台灣的戰場戰勝法軍.
光緒二十年 (1894) 甲午戰爭台灣割讓日本, 當年日本要接收台灣, 還考量基隆的砲台的守備完備, 因而特地繞道貢寮海邊登陸.

大武崙砲台入口

登上階梯後, 平緩的小碎石子步道, 兩旁有樹蔭遮蔽.

筆者(夫子) 的參觀路線圖, 採逆時針方向環繞大武崙砲台.

營房區, 營房有兩種: 洞窟營房和一般營房.

3間洞窟營房的房舍藏身於山壁裡

洞窟營房的牆壁壁體磚造, 拱頂則是混凝土造, 厚實堅固.

一般營舍的屋頂已頹壞不復存在, 但從留下的牆面及地坪, 可以看出當年駐紮在這裡的兵勇不在少數.

大武崙砲台已有百年歷史, 營舍的四周都是高大的樹木, 並以榕樹居多.

營舍及營舍前的這片空地, 一直有個神秘黃金傳說, 據說日治時期日軍在此下埋了 5千公斤的黃金, 但因倉皇撤守沒有帶走. 多年來一直有人到此尋寶, 直接開挖土機闖入漏夜偷挖, 讓基隆市政府頭疼不已, 並請專業人士探測, 確認砲台下沒有任何寶藏.

兵營廁所

蹲式馬桶

東側平台, 在此可遠眺風景.

遠眺風景由左至右, 砲台外垣.

遠眺大武崙澳 (漁港)及遠方的野柳岬

大武崙澳 (漁港)

濱海公路

基隆嶼

繞行砲台外垣, 外垣由馬道及外牆構成, 馬道可以迅速移動兵丁, 外牆可以架槍, 防止敵人靠近砲台.

北稜堡, 這避彈壕深 1.8公尺, 可以保護士兵躲避砲彈的攻擊, 士兵在此守衛砲台, 防止敵軍靠近砲台.

北稜堡旁有條台階步道可以通往情人湖城堡, 步道下旁的觀景平台景觀不錯, 建議前往鳥瞰取景情人湖吊橋.

鳥瞰情人湖吊橋

情人湖吊橋

情人湖城堡

觀景平台回望大武崙砲台, 砲台設施完全隱蔽於樹林中.

續行砲台外垣

南稜堡, 避彈壕.

南稜堡, 蓄水池, 共 4口, 有一口池中有水, 池口以金屬網柵加以保護以維安全.

營房叉路口, 左轉上坡前往砲台和彈藥庫.

彈藥庫

由彈藥庫取出後, 由斜坡道直送砲盤區.

彈藥庫

砲盤區

一個砲盤區有 2個砲座, 凹槽是砲彈存放孔.

方型砲架基座, 扇形的滑軌護座凹槽.

前往另一個砲盤區

砲盤區



砲盤區上方的觀測台

原路返回營房叉路口, 結束大武崙砲台參觀行程. 海權發達的時代, 臨海砲台是防衛國土的重要建設, 但隨著戰爭科技的改變, 空中的威脅使得位置明確的砲台成為被轟炸的首要目標, 喪失制敵機先的功能, 多數的砲台也就閒置成為古蹟, 成為歷史.

基隆大武崙砲台, 如何去:
IMG_2578.jpg - 基隆大武崙砲台 2014/06/02
地址:基隆市安樂區基金一路208巷19號

自行開車:
1. 麥帥公路轉基金路循指標至基金路208巷轉進上山可達大武崙砲台.
2. 基隆交流道下, 走「外港」的港西快速道路下, 接中華路又轉文化路和復興路口, 上山約十分鐘可達大武崙砲台.

延伸閱讀:
你可順道遊基隆情人湖: 基隆情人湖, 高地湖泊六溪匯聚, 湖水碧綠山光水色.
基隆情人湖原名五義埤或五叉碑, 是外寮里砲台山 (大武崙山) 頂稜脊的一塊窪地, 共有有六條小溪流入匯聚成湖, 形如五爪龍形, 曲折富變化, 是基隆僅有的高地湖泊, 湖水碧綠, 山光水色, 湖畔林木茂密, 湖區規劃有環山和環湖步道, 是基隆近郊散步、賞景的知名景點.

基隆白米甕砲台 (光華古砲台), 一字排開威風凜凜, 摧敵於港外.
白米甕砲台 (光華古砲台) 位在基隆港西岸, 海拔約70公尺的太白社區山麓, 一字排開的配置, 由左而右為指揮所、四個砲座及觀測台, 是台灣現存砲台中唯一的 [制海砲台], 也是基隆港區五大砲台中規模最小的一座 (其餘四座為二沙灣砲台、大武崙砲台、槓子寮砲台、獅球嶺砲台), 與基隆港東岸的槓子寮砲台, 互為基隆港的犄角, 直接以火力摧毀敵船於港外, 捍衛基隆港的安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基隆 大武崙 砲台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夫子 的頭像
    夫子

    夫子。旅食趣

    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