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碇觀光協會 2015慢活石碇小旅行 (上),烏塗溪親水步道,平坦無陡坡,是一條親子級步道,非常適合全家扶老攜幼來此觀察生態及親近大自然。四結教育農場,世外桃源,主人以有機栽培,研發各種農作物培育及接枝方法,並將成果分享地區農民。茶鄉桂花農園,群山環抱,落座於海拔300多公尺的石碇茶區,此處用餐環境幽雅,戶外座位視野開闊,讓人心曠神怡。胖子鄉土教室植物拓染 DIY,利用敲打的方式,將樹葉或花朵的天然色素,拓染 (印) 在棉質手提袋或白平布上,構成美麗的圖案或花紋。

2015慢活石碇小旅行第一站:烏塗溪親水步道
石碇境內多山,烏塗溪和崩山溪在石碇國小附近匯流成為石碇溪,流過深坑稱為景美溪,然後匯入新店溪,最後匯入淡水河出海。居民大多依傍著河岸蓋房子,建築相互緊連,為了解決腹地狹小發展出特殊的「吊腳樓」建築形式。

烏塗溪親水步道,北端起點在石碇國小,福田居剛好位於中段,南端起點在烏塗一號橋,今天 (2015/10/16) 的石碇觀光協會 2015慢活石碇小旅行,在導覽老師林月娥的帶領下,團員們從北端起點進入步道。
IMG_7613.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運煤橋遺跡,石碇區早期以煤礦為主要經濟來源,後來煤礦枯竭後,人口才開始大量外移,北宜公路開通後街市更是沒落。
IMG_7606.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IMG_7604.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一旁聳立在溪谷上方的巨大橋墩就是北宜高速公路 (國道5號) 的烏塗溪橋,最高點距地達65.5公尺,如果加上箱型樑厚度則高度有70公尺。這北宜高速公路工程,穿越雪山山脈,施工困難被譽為工程奇蹟。
IMG_7608.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烏塗溪 (北向),照片左側是創於1904年的石碇國小,建校己超過百年,是石碇區最早設立的小學。
IMG_7621.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有關烏塗窟的地名的由來,根據石碇鄉公所的資料及當地人的說法,[烏塗] 台語發音是「黑土」,是因為這裡的煤層外露,造成水窟混濁,所以被稱為烏塗窟。
還有另一個說法,是早期村民來此定居,山林開墾未定,先以打獵為生,獵物以鳥類居多,村民殺烤鳥隻做為食物,所以這裡被稱為「鳥屠村」,後來演變成「烏塗村」。
烏塗窟一首有趣的順口溜:漢人從唐山過黑水溝,掉進「基隆 (雞籠)」,翻出「基隆 (雞籠)」滾進「木柵」,爬出木柵」之後踩到「深坑」,又跌進了「鳥塗窟」,令人為之莞爾。

烏塗溪 (南向),溪畔亂石林立, 幽靜的山光水色。
IMG_7626.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溪畔水鳥悠遊,時而展翅飛翔,驚鴻一瞥,讓人驚呼連連。照片:夜鷺 (又稱夜光鳥)
IMG_7628.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溪水清澈見底,魚兒悠游。
IMG_7640.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石頭屋
IMG_7629.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導覽老師介紹沒開花時,如何從葉脈分辨葉型相似的野薑花及薑黃,照片:葉脈清晰且呈放射狀的是薑黃。
IMG_7631 林月娥 0963391378.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照片:葉脈平坦、平行的是野薑花。
IMG_7663.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秋高氣爽,微風吹拂,蟲鳴鳥叫林間發出沙沙聲響,緩步前行,快意人生。
IMG_7635.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路旁的姑婆芋,在台灣還沒有塑膠袋的時代,都是用這姑婆芋葉包豬肉或豆腐,但葉有毒不可食用。
IMG_7638 姑婆芋.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烏塗溪親水步道,步道平坦無陡坡,是一條親子級步道,非常適合全家扶老攜幼來此觀察生態及親近大自然。
IMG_7636.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步道旁的大板根樹
IMG_7641.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IMG_7647.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月桃花蒴果,每一個蒴果約有25至40個的種子,具有灰白色假種皮,種子香味濃郁,可當藥用,是製成潤喉爽咽的「口味兒」、「仁丹」和健胃的主要原料。
IMG_7659.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月桃花很特別,月桃花軸的下方枝和上方枝開不同的花,更特別的是月桃花軸的下方枝,一枝開2朵花,但看起來像一朵,1朵有梗,1朵無梗,無梗花藏在小苞片裡,上方枝開只開一朵花,且沒苞片。
P1080106 月桃有梗無梗花.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因為月桃花很特別,所有月桃的蒴果也很特別,有無梗花蒴果和有梗花蒴果二種,月桃花在步道常常可以看見,看見時記得觀察一下。
IMG_7661 月桃種子.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烏塗溪親水步道,聯絡碇格路一段的跨橋,橋上有坐椅可供休憩。
IMG_7651.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清澈見底的溪水有如一面鏡子,將藍天綠野盡收其中。
IMG_7654.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數珠珊瑚,鮮紅色的漿果是鳥類冬季的最愛。
IMG_7668.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數珠珊瑚也是蜜源植物,蜜蜂和蝴蝶也喜歡採食它的花蜜。
IMG_7669.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摸乳巷,福田居烏塗溪親水步道的中點。
IMG_7673.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百年石屋 (摸乳巷7號)
IMG_7681.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碇格路一段通往福田居的鐵橋橫跨烏塗溪,橋下的烏塗溪河床非常特別,值得在此細細觀察。導覽老師指著前方的碇格路一段 (遊覽車停放位置),述說摸乳巷地名的由來。
IMG_7675.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河床的大石頭是路邊山崖大石頭,一路延伸過來的
IMG_7676.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導覽老師表示,摸乳巷這個地名跟鹿港的摸乳巷不同,鹿港的摸乳巷是穿鑿附會之說,這裡的摸乳巷是真有其名,日治時期 1904年的 [台灣堡圖] 的地籍圖就有繪出石碇的摸乳巷。
台灣堡圖 - 1904年明治版石碇摸乳巷

台灣堡圖 -大正 (1912 - 1926) 修訂版石碇摸乳巷

以上 2張圖取自 ==>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在北47鄉道 (碇格路) 打通以前,這附近的烏塗溪緊靠著山壁,照片 [方向警示號誌] 前的這一小段山路非常狹窄,目前已被炸開闢成碇格路一段 (北47),當時民眾挑運農產品經過這裡時,常常一不小心就跌落溪水,而山壁剛好有兩顆突出的石塊,宛如女子的乳房,通過時一隻手扶著扁擔,另一隻手則摸著石乳,保持平衡避免跌落溪谷,所以這段狹窄的山壁小徑才被稱為「摸乳巷」並變成地名。
IMG_7688.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2015慢活石碇小旅行第二站:四結教育農場
位於石碇崩山的四結教育農場,是林四結先生開墾耕耘了二十餘年的世外桃源,主人以有機栽培,研發各種農作物培育及接枝方法,並將成果分享地區農民。
IMG_7732.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甜柿是主人成功研發的主要農作物,並採取有機無農藥方式種植,好吃又讓人吃得健康安心。
IMG_7728.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柿子是屬落葉果樹,需要足夠日照時間,向陽山坡很適合種植甜柿。
IMG_7695.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照片:中央遠處是石碇有名的登山稜線皇帝殿
IMG_7692.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柿子的果實生長期為 68月,可惜 9月連續幾個颱風,甜柿大量落果,幾近乎無收成。果園無農藥施放,鴨子安心的在果園裡悠遊吃蟲吃草。
IMG_7743.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山藥零餘子 (種子)
IMG_7721.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甜柿嫁接,以毛桃樹苗為砧木
IMG_7723 柿子接枝.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段木香菇,以杜英為段木
IMG_7710.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白木耳
IMG_7713.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剛長出的的香菇菌絲
IMG_7718.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南薑花
IMG_7741 南薑.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IMG_7742.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主人稱這樹為 [十大功勞],但果實與葉與筆者(夫子) 看過的 [十大功勞] 有所不同,當時心中充滿疑問,回家查圖鑑且與同好討論,確認這樹是 [枸骨冬青]。
IMG_7750.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2015慢活石碇小旅行午餐茶鄉桂花農園
石碇有桂花鄉的美名,民國50-60年代,石碇茶農以桂花作為烘焙茶葉的香料,每100公斤的茶配上25公斤的桂花,以窨 (注音: ㄧㄣˋ,音同印) 茶方式製作桂花茶,以甜潤的桂花香味入茶提高茶葉的售價,因此茶園旁都會種植大量桂花樹。
桂花每一花序由12朵至20朵小花組成,花期為5天至7天。桂花在花朵尚未完全開放時香味最為濃烈,採集利用也以此時最佳。
IMG_7866.jpg - 茶鄉桂花農園 2015/10/16

台灣的桂花樹由於百分之 95 以上都是開雄性花的植株,因為雌雄異株的關係,所以我們只見桂花,很少見到桂花雌花及果實。台灣的桂花繁殖一般都採用扦插法或高壓法。
IMG_7870.jpg - 茶鄉桂花農園 2015/10/16

茶鄉桂花農園群山環抱,落座於海拔300多公尺的石碇茶區,此處用餐環境幽雅,戶外座位視野開闊,讓人心曠神怡。
77596566677874 page.jpg - 茶鄉桂花農園 2015/10/16

茶鄉桂花農園以桂花入菜,為餐點食材增加桂花香氣及特色。
IMG_7782858996-tile.jpg - 茶鄉桂花農園 2015/10/16

IMG_779878000307-tile.jpg - 茶鄉桂花農園 2015/10/16

特別介紹,照片左上:活力菜,俗稱日本枸杞葉的赤道櫻草。照片左下:桂花釀,乾桂花搭配冰糖及蜂蜜熬煮而成。
IMG_7810111321-tile.jpg - 茶鄉桂花農園 2015/10/16

茶鄉桂花農園特色伴手禮
IMG_7762686971-tile.jpg - 茶鄉桂花農園 2015/10/16


一旁的桂花步道,沿路種有桂花,輕風吹拂芳香撲鼻,適合飯後散步。
IMG_7865.jpg - 茶鄉桂花農園 2015/10/16

胖子鄉土教室植物拓染 DIY
植物拓染,利用敲打的方式,將樹葉或花朵的天然色素,拓染 (印) 在棉質手提袋或白平布上,構成美麗的圖案或花紋。

延伸閱讀:石碇觀光協會 2015慢活石碇小旅行 (下),石碇老街 (東街)、楊敏郎泥畫屋、三才靈芝生態農場
石碇觀光協會 2015慢活石碇小旅行 (下),石碇老街不見天,百年石頭屋很特別,除了有間防空洞,還有秘密後花園。楊敏郎泥畫屋,作品素材多樣多變,處處有禪意,畫中藏畫最吸睛,大家來猜 猜,畫裡有什麼?三才靈芝生態農場,百年石頭屋裡有靈芝,靈芝養生膳食餐,首推靈芝養生膳食雞湯,溫補不燥熱。

參考資訊:
導覽老師林月娥 (胖子鄉土教室,電話:0963391378)

烏塗溪親水步道北端起點:運煤橋遺跡旁的跨橋
IMG_7622.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地址: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路109號之一 (一粒粽) 斜對面

 烏塗溪親水步道中點:福田居 / 這一站幸福
IMG_7678.jpg -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溪步道 2015/10/16

地址: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里摸乳巷 7-1號
電話: (02) 2663 3932

四結教育農場 林四結先生
IMG_7705.jpg -  新北市石碇區四結教育農場 2015/10/16
地址:新北市石碇區崩山32號
電話:(02) 2663 1739

茶鄉桂花農園
IMG_7773.jpg - 茶鄉桂花農園 2015/10/16
地址:新北市石碇區隆盛里新興坑4號
GPS : N25° 00' 59.7" / E121° 39' 13.3"
電話:02 2663 4011

IMG_7776.jpg - 茶鄉桂花農園 2015/10/16
官網:http://www.osmanthus.biz/p01.htm
營業時間:早上11:00~晚上08:00 (星期一公休,如遇國定假日順延一天)

胖子鄉土教室 植物拓染 DIY

地址:新北市石碇區內楒仔腳1-11號
電話:0963-391378 (林月娥)

新北市石碇區,如何去:

台灣好行:台灣好行木柵平溪線

搭捷運文湖線至 [木柵捷運站] 下車,出站後過馬路 (木柵路四段),搭前往 十分/平溪 的台灣好行木柵平溪線 (795公車), 雙溪口下車,轉乘欣欣客運666公車至石碇老街。

台灣好行木柵平溪線,官網:https://www.taiwantrip.com.tw/line/45

搭公車:欣欣客運666公車,景美國小→世新大學→文山行政中心 →東南技術學院→深坑國小→雙溪口→石碇區公所。

開車: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石碇交流道→下交流道後左轉直走到底 (約100公尺),再向右轉往106乙線往石碇方向直走,過石碇堡墜道於106乙線8K處即可抵。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

加入好友

分享好文給 LINE 好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夫子 的頭像
    夫子

    夫子。旅食趣

    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